建立幸福和諧的家庭,從“觀心念,正行為”開始
疫情的不斷反復及病毒變異,讓大家都在恐慌中度日,真是一覺醒來,很可能就被靜默管理不能出門,只能無奈宅在家中。
在我周圍的一些家庭中,原本各自忙碌的狀態(tài),雖有距離反而和諧,可這突如其來的久聚,卻導致閑中生是非,竟成了家庭矛盾的導火索,打破了原有的和諧,爆出了諸多問題:
夫妻之間,大家都休息在家,自然活計就比較多,一方干活,另一方歇著或一直看手機,干活的一方累了,矛盾自然出現(xiàn),因為家務分工時有分歧。
與孩子之間,原本天天去學校,回來只需要監(jiān)督配合就行?,F(xiàn)在孩子天天在家,家長就得監(jiān)督學習、上課、作業(yè),有奈無奈成了全能。關(guān)鍵問題在于,孩子怕老師、不懼家長。家長管起來就成了雞飛狗跳的模式,真是無奈。
與父母之間,因為代溝很多觀念與習慣不同,平常不會有太多時間相處,所以矛盾并不明顯。這下天天呆在一起,教育孩子上唱反調(diào),休息時間有沖突,吃飯口味差異等等問題避之不及。
家人之間的耐心慢慢的被時間耗盡,失掉了寬容。真可謂是:閑中件件思,暗里般般量。全在于心中的“我”,自己的心念。
這樣久居家中的日子,讓很多人煩不可耐。而我呢,反倒多了一份安靜,有機會靜下心來,體會什么是生活佛法化,輕松度過了宅家的時光。原因何在呢?
是因為我聽聞了多年南無羌佛佛陀師父的法音,在日常生活中,我按照佛陀的教導,時常觀照自己的心念。比如,我時常會想:我對父母、公婆,是不是覺得他們啰嗦,有沒有嫌棄老人覺得麻煩呢?對愛人有沒有不滿意,對他做多做少是不是很在意?對孩子貪玩不聽話,我是不是有點不耐煩,從心底有沒有怨孩子不爭氣?對待朋友訴苦,我夠不夠耐心,能不能給予幫助?我是用行為影響教育孩子,還是只會嚴厲訓誡呢?我有沒有做愛護或幫助別人的事,是不是還可以做的更好?是否無私利益大家,而修我的行為呢?
在日常生活中,落實我對待周圍的人或事,確定自己是不是能保持笑容,態(tài)度夠不夠和藹可親的去為他們服務。
通過觀自己的心念,再對照佛陀師父的教義去做,找出自己以為在修行、在用功中的錯誤,把不正的行修正、修好,不管他人是好的、壞的,對我是有怨的、或仇恨的,我都應該想到他的好,關(guān)心他、幫助他,用我僅有的能力去服務他。從內(nèi)心真希望他好,希望他沒有困難,讓他越來越愉快。我又何來煩惱。
我從生活的點滴修正自己的行為。在生活中融入佛法的大智慧,學習佛菩薩如何無私利益大眾。有了這樣的心念,無論和誰共處,時間多久,心中無我,何來問題!
“觀心念,正行為”送給大家,以解決各自的問題。
撰文:美朵
編輯:語默
(以上內(nèi)容僅代表筆者的個人學佛知見,一切法義應以佛陀說法為準。)
恭聞南無羌佛的法音,修學《極圣解脫大手印》、《藉心經(jīng)說真諦》、《學佛》和《什么叫修行》,是學佛最正確快捷的成就之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