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讀熟楞嚴經(jīng)
當代高僧虛云老和尚曾開示道:「現(xiàn)正是末法時代,你到哪里參訪善知識呢?不如熟讀一部《楞嚴經(jīng)》,修行就有把握,就能保綏哀救,消息邪緣,令其身心,入佛知見,從此成就,不遭歧路!」
宣化上人也曾開示:「在末法時代,一切天魔外道,魑魅魍魎、山妖水怪、所最怕的就是《楞嚴咒》。《楞嚴咒》是破邪顯正的神咒,而《楞嚴經(jīng)》即是為《楞嚴咒》所說的一部經(jīng),是佛教的骨髓。人若無骨髓,一定會死;佛教里若無《楞嚴經(jīng)》,也可以說就無佛法了。所以在此末法時代,最好護持正法的方法,就是把《楞嚴經(jīng)》能背出,《楞嚴咒》更要能背出,能背誦能讀念,滾瓜爛熟,盡量發(fā)揮經(jīng)中妙旨,一一為人演說。各位為了護持佛法,一定要把《楞嚴經(jīng)》讀得熟之又熟,隨時隨地可背可講,此才不愧為真佛弟子?!?/p>
「如果能像讀書那樣讀經(jīng)典,那么三藏十二部就很容易背熟??墒浅黾抑螅J為這樣就夠了。或者念佛,或者參禪,或者參禪,或者持戒,或者想學密,所以就不讀經(jīng)典了,因為忽略讀經(jīng)的重要性,所以一代不如一代,養(yǎng)成好吃懶做的習慣,這是佛教之不幸,如果再不實時糾正這種錯誤的觀念,那么佛教的前途就不堪設想了?!?/p>
由虛云老和尚與宣化上人語重心長的開示中,我們可以明白讀誦《楞嚴經(jīng)》的重要性。但《楞嚴經(jīng)》辭藻華美,文義深奧,對想研讀楞嚴經(jīng)的人而言,往往是一種障礙。凈空法師曾開示:「民國初年,提倡白話運動,使全民語文能力大為降低,連佛經(jīng)都很難讀?!?;當代佛學大師南懷瑾更有「白話出,楞嚴沒」的感慨。但其實只要方法正確,現(xiàn)代人仍是具有讀《楞嚴經(jīng)》的能力。
虛云老和尚開示道:「以我的愚見,最好能專讀一部《楞嚴經(jīng)》,只要熟讀正文,不必看批注,讀到能背,便能以前文解后文,以后文解前文?!?/p>
再看看現(xiàn)代推廣兒童讀經(jīng)教育的王財貴教授所提出的成人讀經(jīng)具體方法:
成人讀經(jīng)的要訣是:先不管懂不懂,只要相信「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就這樣讀起來!因為一切語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接觸」,而文化教養(yǎng)最直截的方法也是多「熏習」而已。吾人現(xiàn)在之所以不能讀古典,過錯不在我們笨,也不在我們不用功,而是在于我們們的教育體系沒有好好提供我們接觸的機會,而且整個時代風氣更勢同大禁。所以自今起人人要自求多福,沖破禁忌,自己重新讀起。
首先選定一本書,只要覺得有價值,不管深不深,難不難,懂不懂,打開第一頁,就開始讀!首先只讀原文即可,不必讀批注,以免攪雜。
如問: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
則答:含糊過去!
又問:遇到不懂得文句怎么辦?
則又答:含糊過去!
又問:連續(xù)幾頁都不懂怎么辦?
則又答:一一含糊過去!
又問:這樣一直含糊過去,有何功效?說是讀經(jīng),豈不自欺欺人?
則又答:不僅不是自欺欺人,而且是大有功效!
朱熹教人讀書的方法,曾引用禮記上的話說:「讀書如鋸木頭相,先其易者,后其節(jié)目?!拐埬悴灰荒切┵デ願W的「盤根錯節(jié)」的「節(jié)目」所拘絆而畏懼不前,因為縱使有百分之九十不懂,應當是還有百分之十是「易者」,而可以懂的。須知讀經(jīng)和讀一般知識性的書不一樣,知識性的書是有機械結(jié)構(gòu)的,前面懂,后面才能懂,整本書是連貫的。而經(jīng)典是智能的發(fā)露,靈光遍灑在任一角落,不一定有連續(xù)性。前句不懂,后句不見得不懂。無論從前面懂起,或從中間懂起,甚至從后面懂回來,均無妨害。一本書讀上一遍,行過寶山,隨時掇取,必能多少有所收獲。其實只要懂得其中十句二十句,乃至兩句一句,有所會心,便不枉費,此便是文化之根苗,教養(yǎng)之開端,或許此一句兩句便可終身用之而不窮。
虛云老和尚提到「要熟讀正文,不必看批注,讀到能背,便能以前文解后文,以后文解前文?!购屯踟斮F教授說的「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首先只讀原文即可,不必讀批注,以免攪雜」、「前句不懂,后句不見得不懂。無論從前面懂起,或從中間懂起,甚至從后面懂回來,均無妨害」,彼此真是不謀而合!
《楞嚴經(jīng)》辭藻華美,義理深奧,若有人讀誦過《楞嚴經(jīng)》,當?shù)谝淮巫x時,一定可以體會到,豈只是「連續(xù)幾頁都不懂」,只怕「連續(xù)數(shù)卷都不懂」也很正常。但若以「熟讀正文,不強求懂」的方法研讀,不懂得部份就「一一含糊過去」,便無義理深奧難懂的問題。只要是一般人愿意去讀,持之以恒,必能深入《楞嚴經(jīng)》。
《楞嚴經(jīng)》共有十卷,若每日讀三卷(熟悉后)大約需要一個半小時,如此一個月可讀九次,半年約可讀五十余次,若能將《楞嚴經(jīng)》讀完五十遍,則對經(jīng)文應會有一定的熟悉度,雖未能完全明白整本楞嚴經(jīng),但對《楞嚴經(jīng)》的經(jīng)義必有所體會。此時再來看白話翻譯,則較容易明白。若是將《楞嚴經(jīng)》讀完百遍、千遍,即使無法一字不漏的將《楞嚴經(jīng)》背出,對經(jīng)文也應有八、九分的熟悉,可以隨時「舉其例」。個人讀誦《楞嚴經(jīng)》有一個很深的體會:不是聰明的人能深入楞嚴經(jīng),但有恒心的人必能成功!愿所有的人都能將楞嚴經(jīng)讀熟,讓正法久住。
微信分享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