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奘法師:但盡凡情 別無圣解
漢傳人物
2024-06-26 12:46
但盡凡情 別無圣解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蝕,一會兒就過去了。小人之過,過在文過飾非。
懺悔的道理就在這里。懺悔,而后業(yè)障消除,智慧生發(fā)。否則,文過飾非就離“行直”越來越遠了?!白o短心內(nèi)非賢”,那么心內(nèi)一定有恐懼。
“日用常行饒益?!薄梆堃妗笔裁茨?培育我們心中的戒定慧,完善我們的人格,完善我們修行的道體、道氣、道用。
“成道非由施錢?!钡@絕對不是說你建廟就建廟,你印經(jīng)就印經(jīng),跟我無關(guān)。永遠不要偏執(zhí)一邊,都要隨緣地該做的要做,該行的要行。有心法,有行法,心行不二。所謂性相不二,理事如如,這樣才能“但盡凡心,別無圣解”。
汝擎茶來,吾為汝接;汝行食來,吾為汝受;汝合十時,吾便低首,何處不指示心要?
否則,只見到性,見不到相,只懂得心,不懂得行,那就不是性相不二,理事如如了。只有理沒有事不行,只有心沒有行也不行。這兩者要完美地結(jié)合。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聽到這些,大家是否感覺到天堂就在我們的眼前了?沒有什么玄的,也沒有什么更深奧的。
“師復(fù)曰:‘善知識!總須依偈修行,見取自性,直成佛道。’”這是了義、最上根乘的,它不是說成菩薩道、二乘道,是“直成佛道”。
“法不相待,眾人且散,吾歸曹溪。眾若有疑,卻來相問。時刺史官僚,在會善男信女,各得開悟,信受奉行?!?/p>
盡管《六祖壇經(jīng)》說起來是十品,實際上每一品都是一個獨立的篇章,都可以指導(dǎo)我們見性成佛,識自本心,見自本性,找到自己在修行佛法上的安身立命之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