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諸惡指什么
諸惡(佛教解釋)
1.各種惡行?!洞笾嵌日摗肪硎耍?b>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浄其意,是諸佛教。 清 劉廷璣 《在園雜志》卷二:其中家常日用,應酬世務,奸詐貪狡,諸惡皆作,果報昭然。
2.眾惡人。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三:與君有舊,書至則必起雄師,立殘諸惡。
關于諸惡莫作的佛經(jīng)記載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此一四一句偈總括一切佛教,佛教之廣海,攝盡于此一偈。大小乘八萬之法藏,自此一偈流出也。
1、增一阿含一曰:時大迦葉問阿難曰:增一阿含乃能出三十七道品之教,乃諸法皆由此生。阿難報言:如是如是,(中略)增一阿含一偈之中,便出三十七品及諸法。迦葉問言: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諸法?時尊者阿難便說是偈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2、北本涅盤經(jīng)十四曰:何等名為伽陀經(jīng)?除修多羅及諸戒律,其余有說四句之偈,所謂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3、智度論十八曰:隨相門者,如佛說偈: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4、法華玄義四之一曰:戒經(jīng)云: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諸惡即七支過罪,輕重非違,五部律明其相,如是等戒所防止。諸善者善三業(yè)若散若靜,前后方便,支林功德,悉是清升,故稱為善。自凈其意者,即是破諸邪倒,了知世間出世間因果正助法門,能消除心垢,凈諸瑕穢,豈過于慧,佛法曠海,此三攝盡。
5、釋氏要覽上曰:阿難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世謂之七佛通戒偈。其義雖為通誡,然七佛各各有禁戒偈。此四句偈為第六佛迦葉如來之偈也。增一阿含經(jīng)四十四曰:于此賢劫中有佛名為迦葉如來,壽二萬歲,二十年中恒以一偈以為禁戒。一切惡莫作,當奉行其善,自凈其志意,是則諸佛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