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語(惡口)的果報
惡口的異熟果報是墮落三惡趣中。
往昔佛在世時,尊者滿足去餓鬼界,當時看見一個餓鬼,形貌丑陋,令人汗毛豎立。這鬼的身體騰出熾燃火焰,并且口出蛆蟲,膿血流溢,臭氣熏天。有時口出火焰長達數(shù)十丈,有時眼、耳、鼻以及身體肢節(jié)放出火焰,長達數(shù)十丈,唇口垂倒,猶如野豬,身體縱廣達一由旬。他手自抓,舉聲嚎哭,馳走東西。滿足見此情景,問道:“你先前造何罪業(yè),如今受此劇苦?”餓鬼回答:“我昔日出家,貪戀執(zhí)著房屋,慳貪不舍,倚仗自己出身于豪門望族,常常出言惡臭,如見持戒精進比丘,往往惡口辱罵,所以受此報應。我今悔悟,寧以利刀自割己舌,長劫受苦,也不一日辱罵污謗精進比丘。尊者如返閻浮提地,當以我今日的身形苦狀告誡比丘,善護口業(yè),莫妄出言,見持戒人,應當宣揚功德。自我受此餓鬼身形以來,已歷經數(shù)千萬載,常受此苦,此后命終當入地獄?!闭f完之后嚎哭倒地,如大山崩,天翻地覆。這是由惡口的罪業(yè)感召的異熟果報。
惡口的等流果則是:從三惡趣中脫生為人后,常常聽到不悅意的惡罵聲,而且恒時心情煩躁,常遭眾人欺辱、擔驚受怕、心不自在,常遇惡友。同行等流果是生生世世喜歡口出惡語。
須菩提尊者出生于一個婆羅門的家庭。長大后,智慧顯露、聰明過人,但卻性情惡劣,見到人與畜生時,每每出口惡罵,這個習氣一直無法改掉,以至于父母親戚都很討厭他,不愿與他接觸。后來須菩提舍家來到林中修行,在寂靜的山林中,看見鳥獸乃至風吹草動,他也心生嗔恚,始終沒有歡喜的心情。當時有位山神對他說:“你今日為何舍家來此山林之中,既不修善有何利益?徒勞自苦而已?,F(xiàn)有佛陀在祗桓中,有大福德,能教眾生修善斷惡,現(xiàn)今如去彼處,必能除你的嗔毒。”須菩提聽信此語,蒙山神之助,他被攜至佛陀前,求哀懺悔,聽聞佛法,最終豁然而悟,證得了初果。之后,由僧眾勸請,佛陀說起了他的宿世因緣。
賢劫迦葉佛出世時,佛的教法中有一比丘,常行勸化,一萬年中處處供養(yǎng)諸比丘僧。后來僧有少緣,竟不隨從,此比丘便出口惡罵:“你們像毒龍一樣狠心?!币源藧簶I(yè),五百生中墮為毒龍,內心常含嗔毒,觸擾眾生。如今雖然得生為人,但因宿習未除,所以遇境觸緣,復生嗔心。
這是因惡語業(yè)的串習力,使他生生世世都喜歡說惡語的同行等流果。
在舍衛(wèi)城境內,曾有一頭老野牛,它去飲水時陷入淤泥里。舍利子尊者見后將它拽出,用手把它身上的泥擦得干干凈凈并為它宣說了三句法語,之后便離開了。老牛在對尊者生起信心之中死去了,后于舍衛(wèi)城轉生為一婆羅門子。因業(yè)力所感,他生來體態(tài)如牛,且長有兩個咽喉,還能反芻食物。長大后出家,最終證得了阿羅漢果。他即是所稱的“牛主尊者”。往昔迦葉佛時,他曾是一位博通三藏的出家僧人。一次,看到一位年邁的比丘在慢慢悠悠地進餐,他就說:“你像老牛反芻一樣?!焙髞硭弥媳惹鹗蔷吖Φ抡撸ㄊフ撸阏\心懺悔,以懺悔力而沒有墮入地獄。但是,以其惡語等流果他在五百世中轉生為牛,如今成為最后有者時也是體態(tài)如牛。
與此類似的例子有:
曾有一位通達三藏的比丘以博學多才而自居,他對其他比丘說:“你們就像牧童一樣?!币蚨谖灏偈乐修D生為牧童。
又有一位年青比丘看見一位老比丘跳過水溝的滑稽樣子,隨口便說:“你剛才的樣子真像猴子?!币蚨谖灏偈乐羞B續(xù)轉生為猴子。
又從前,有位長者妻,自懷孕后,身體臭穢,人們都不愿接近她。懷胎期滿,生下一兒,連骨骸立,瘦弱憔悴,令人不敢目睹,而且身體沾有糞便。他長大以后,不愿住在家里,卻貪嗜糞穢不肯舍離。父母親友都深感厭惡,甚至不愿見他。后來他被逐出家門,游浪在外,常常吞食糞穢。人們見到他這種怪異的舉動,就叫他嚪婆羅。后來遇佛出家,證得羅漢果。
此生他顯現(xiàn)這樣豬狗般的下劣行為,究竟宿世造了什么惡業(yè)呢?
原來,久遠以前拘留孫佛出世時,他出家為寺主,有數(shù)位檀越洗浴眾僧,完畢后又以香油涂身。在眾僧中有位羅漢,寺主見他,嗔心即起,口出惡言說:“你一個出家人以香油涂身,這和用人糞涂身有什么兩樣?!绷_漢聽后對他生起憐憫心,于是在他面前顯現(xiàn)各種神通。寺主見后,當即懺悔罪業(yè)。因為惡口的業(yè)力,他在五百世中,身常臭穢,人都不愿接近。又因曾經出家,且向羅漢懺悔,所以今生遇佛出家、得證圣果。
綜上所述之案例,可知惡業(yè)酬報來得驚人的準確,不會有一絲一毫的錯亂、空耗。罵人如老牛反芻,自身即于五百世中墮為牛身;諷人以人糞涂身,自身亦五百世身常臭穢。如是種種惡口傷人,造業(yè)者自身非但得不到絲毫的便宜,反而變本加厲,需要加倍地感受苦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