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識慧集:五三 涅圓勝開
五三涅圓勝開
涅槃。華譯圓寂。圓是圓滿一切智德,寂是寂滅一切惑業(yè)。又譯為滅度。滅是滅見思、塵沙、無明三種惑,度是度分段變易兩種生死。又是不生不滅的意思。
涅槃印。涅槃寂靜印的簡稱。是就涅槃的境界,滅除一切生死的痛苦,無為安樂,故涅槃是寂靜的。
涅槃相?;矸鸢讼嘀?,亦即世尊入滅的相狀。世尊住世八十年,其中說法四十九年,到處隨緣教化眾生,化緣盡了便在中印度的拘尸那拉城跋提河岸沙羅雙樹間,說大般涅槃經(jīng)畢,即頭北面西,右肋而臥,最后入滅。
涅槃佛。佛的應(yīng)身度生機(jī)緣盡了,便示現(xiàn)滅度,叫做涅槃佛。為華嚴(yán)經(jīng)所說的十佛之一。
涅槃界。不生不滅的境界。
涅槃會。追悼佛入滅的法會。
涅槃城。涅槃乃是圣者所居的都城,智度論說:諸法實(shí)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門:空、無相、無作。
涅槃八昧。涅槃所具有八種法味,即常住、寂滅、不老、不死、清凈、虛通、不動、快樂。
涅槃縛。謂樂著涅槃而不思利益眾生,這是小乘的境界。
涅槃寂靜。見涅槃印條。
圓心。求取涅槃圓果的心。
圓行。圓滿的修行,也是稱性而修,於事無所執(zhí)著,如念一佛,即是念一切佛,修一切法,即是修無量法門,生極樂凈土,即是生諸佛凈土。
圓光。佛菩薩頭上所發(fā)出來的圓形光圈。
圓佛。圓教的法身佛,即毗盧舍那佛。
圓戒。圓頓戒,即天臺宗所傳的大乘戒。
圓妙。謂空假中三諦圓融而不可思議。
圓解。圓通的見解,即利根行人,知見超脫,稱性而談,於理無所執(zhí)著。
圓具。具足戒的別名,因受持具足戒的人近於涅槃的圓果,故名圓具。
圓空。執(zhí)著於空叫做偏空,連空亦空,更無所執(zhí)著,叫做圓空。
圓果。圓滿的果德,即涅槃。
圓修。圓滿的修習(xí)萬行。
圓覺。圓滿的覺性,具足眾德叫做圓,照破無明叫做覺,此圓覺,就是人人本具的真心。對世間一切事理無不徹底了知其真相。
圓悟。圓滿覺悟真理。
圓乘。圓滿無缺的教法。即佛乘。
圓寂。梵語為涅槃,華譯為圓寂,即圓滿一切功德,寂滅一切惑業(yè)。
圓成。圓滿成就。
圓成實(shí)性。諸法的本體,名為法性,亦叫真如,湛然常住,遍滿十方,具有圓滿成就真實(shí)之性,名圓成實(shí)性。
圓通。道理圓融而無礙。
圓通大士。觀世音菩薩的別名。
圓教。大乘究竟圓滿的教法。
圓頓。圓教與圓頓。圓教者,大乘窮極之實(shí)教,若悟圓教之理,能頓入佛位,頓足佛法,所以圓頓并稱,別於漸教。
圓融。圓通融合的意思,如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眾生即本覺,娑婆即寂光等都是圓融的道理。
圓融三諦。三諦是空、假、中,空假中圓融無礙,即空即假即中,叫做圓融三諦。
空是說空無自體,假是說但有緣生假相,中是說諸法非空非假,亦空亦假的中道實(shí)理。
圓明常寂照。六祖慧能所說:心性本來是圓滿光明的與真常不變的,雖然是寂靜不動的,卻能夠偏照一切法界,雖然是偏照一切法界,卻仍舊還是寂靜無動,此乃無上涅槃之相。
開士。開悟之士,菩薩的德名;以法開導(dǎo)眾生之士,為和尚的尊稱。
開光。又叫做光眼,即佛像落成后,舉行儀式以供奉之。
開葷。又名開素,佛雖然制定酒肉五豐等不可食,但是遇到生病的人或是有利益的事時,卻可以飲食。
開悟。開智明理。
開顯。開權(quán)簡實(shí)的意思。權(quán)者方便,實(shí)者真實(shí),開方便以顯真實(shí),叫做開顯,法華經(jīng)說:開方便門,示真實(shí)相。
開經(jīng)偈。念經(jīng)前所念誦的四句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愿解如來真實(shí)義。
開示悟入。開是開佛知見,示是示佛知見,悟是悟佛知見,入是入佛知見。開示悟入乃是佛出世的本懷。
開三顯一。開三乘方便法門,以顯真實(shí)一乘的教法。
開山祖師。開山立寺始創(chuàng)基業(yè)的人。
開甘露門。布施餓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