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外有羊車、鹿車和牛車,你選哪個?
“三車已息馳求念,露地安然坐白牛”
—— 省庵大師《勸修凈土詩》
“三車”,是出在《法華經(jīng)》的譬喻品。譬喻品談到在三界里,由于眾生貪、瞋、癡煩惱熾盛,整個三界就是火宅。
釋迦牟尼佛在譬喻品中被喻為大富長者,他自己已經(jīng)出了三界火宅,但是他的子女還在里面。于是這個長者就想盡辦法讓他的子女離開這樣的火宅。
但是如果他直接說:“這個房子已經(jīng)燃起大火,已經(jīng)朽壞,即將崩塌,孩子們趕緊出來吧!”這些子女都不會相信,都不愿意出來。
所以這位長者就施設(shè)一個方便,他知道這些子女喜歡羊車、鹿車和牛車,于是就告訴他們:“你們趕緊出來吧,門外有羊車、鹿車和牛車?!?/p>
這三車就是代表三乘的佛法。羊車,小羊牽著車,只顧自己解決問題,代表聲聞教;鹿車,鹿王要跑的時候,還會關(guān)照一下它后面的鹿群,這就是代表緣覺乘,辟支佛不僅自了,也會隨分隨力關(guān)照一下眾生;牛車——水牛之車,這就是漸教的菩薩,修漸教的六度,有利他之心。
長者的子女一聽說外面有他們喜歡的車,就爭先恐后離開了這個火宅,向他們的父親要車子。長者看到他們都出來了,很是歡喜,說:“我不僅給你們?nèi)?,我要給你們最好的東西——大白牛車?!贝蟀着\嚲痛碇蟪藞A頓的佛果。
這三四個子女得未曾有啊!他們都沒想到,還有個大白牛車。裝飾得非常妙麗,“其疾如風(fēng)”的一個大白牛車。
這有什么喻義呢?
實(shí)際上我們作為凈土行人也應(yīng)該這樣,不再求聲聞、緣覺、漸教的菩薩。我們得到的是大乘極為圓頓的佛法,“一超直入如來地”?!安挥萌o修福慧,但憑六字出乾坤”,但憑六字成佛道的一個法,就不要去馳求“三車”了。
現(xiàn)在有些人由于信心不足,他念念佛,又轉(zhuǎn)為修其他的法門去了,舍棄了大白牛車。一個凈業(yè)行人,他修的是大乘圓頓的佛法,就要“露地安然坐白?!?。
在這里,阿彌陀佛的大悲愿海比喻為“露地”——真如法性。我們在阿彌陀佛的大悲愿海當(dāng)中,安然地坐在大白牛車上,就能夠圓成大乘的佛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