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師提倡素食吃出兩岸和平
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星云大師于29日回到其75年前出家的祖庭大覺寺,為下個月即將開幕的宜興國際素食文化博覽會助陣。他謙恭有禮的出場白顯得格外親切:我先自我介紹一下:87年前,我出生在揚州;75年前,我在這里宜興出家做和尚;64年前,到臺灣去,后來游走世界,現(xiàn)在又回到我的祖庭,聊表報恩之意。
剛剛獲得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的星云大師表示,無錫這些年的發(fā)展變化很快,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秀美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令人贊嘆,靈山大佛等都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今年的素博會將于4月27日開幕,5月1日結(jié)束。屆時,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泰國、加拿大、法國、土耳其、澳洲等國家及臺灣、宜興本地區(qū)等的上千種素食、特色小吃和綠色食品用品將逐一亮相。據(jù)統(tǒng)計,去年素博會期間,五天參加人數(shù)多達20萬人。今年的素博會將延續(xù)去年的辦展主題,即傳播素食文化,宣導(dǎo)綠色生活。希望通過舉辦此類素食文化活動,讓更多人懂得愛惜生命、保護自然。
對于有記者問大師自己比較中意的素食會是哪款時,星云大師透露,很簡單,就是吃面。我從小就喜歡面食,一碗面煮的時間不會太長,也不太麻煩人,也不太貴,也很美味。因此,我在佛門里都倡導(dǎo),每天有一餐是面食。人來客去,你遲到了,煮一碗面就可以,也不特意做多少菜;或者你太忙了,誤餐了,煮一碗面就能填飽肚子。面食是一種很方便的素食。此外,星云大師稱,素食和葷菜相比,久食不厭,可以常吃。大魚大肉吃多了會討厭,青菜蘿卜卻不會,因此素食吃得更長久,更常態(tài)。星云大師還稱,這次的素博會,能吃出美味,吃出藝術(shù),吃出健康不談,吃出兩岸的和平才是最重要的。除了兩岸展位的數(shù)量均衡外,還安排有兩岸茶藝展演,輪流比試宜興和臺灣南投兩大茶鄉(xiāng)的綠茶、紅茶以及茶道、壺藝。此外,展會期間,每天上午還將邀請兩岸專業(yè)人士、名家舉行講座,分享茶文化。
而說到綠色生活,星云大師稱,現(xiàn)在講究重視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非常重要?,F(xiàn)在的人類,慢慢廢止了田園,摧殘了山林,浪費了資源。綠色生活可以讓地球充滿生機。他稱,中國上任******的和諧社會理念以及現(xiàn)任******的中國夢,都與生命的意義有關(guān)。倡導(dǎo)綠色生活,保護生命,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盼母歸,能讓社會更和諧,讓中國夢美夢成真,讓這些夢更美好、更偉大、更有價值。
大陸和臺灣的關(guān)系,我個人的看法,是不一定要從政治上解讀,因為政治講硬的,一字一句都不讓步;也不一定從經(jīng)濟上去解讀,經(jīng)濟牽扯到利益,有時候會有傷感情的地方。我覺得,兩岸關(guān)系就看人的來往交通,你來我往,我往你來,來來往往,你來辦研討會,我來辦講座;你來辦素博會,我去辦繪畫展書法展嘛,你看我的風(fēng)景,我看你的環(huán)境,讓人民和人民之間隨來隨往,大家都是一家人,是中國人。在星云大師的眼中,素博會搭建的就是這樣一個兩岸人與人之間交流來往的平臺,對兩岸關(guān)系有重大貢獻。
星云大師說人間佛教是個很重要很嚴肅的問題,因為祖國已經(jīng)到了不能少佛教的地步,因為中國以后不管怎么進步,人心怎么安頓,過去雖然有道教,儒家,可是佛家一下子就融入到我們中國的文化。對于一個多層次多方面的信仰,就在于我們要保護我們的眼睛不要給他受傷害,包括耳朵,包括我們的腳啊,手啊,包括我們的腸胃,一個國家他需要好多種力量來支持,佛教對道德的提升,對人心的凈化,對心靈的安頓,對風(fēng)氣的改良,對人民生活的次序都有很大的貢獻和幫助。星云大師所倡導(dǎo)和實現(xiàn)的人間佛教正如他所自言:人間佛教,不但早在我心里,在我的行為里,也時時在我的思想里?!?/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