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言二則:驕敵巨害;忠士、智士的區(qū)別
《世法哲言》(二十七)
驕敵巨害,知一狂二,點滴之因唯吾巨識,驕之人遠,傲之或離,事成業(yè)就之死敵也。忠士、智士怎分別相?二士遠離驕敵,知百言百乃忠士,識千而應(yīng)機所說乃智士也。
本題為兩個問題,上言驕敵巨害的關(guān)系,下言忠士、智士的區(qū)別。驕敵巨害,知一狂二,點滴之因唯吾巨識。就是說,驕傲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敵人,它是要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害的。一個人如果只知道一點,就自己夸夸其談,將其吹成兩點,抬高實相,吹捧自己;或者得到很少很少的一點經(jīng)驗,而說他具有很多很多的知識,明明自己膚淺庸薄,非把自己說成深厚淵博,這種人就是驕傲的人。一個人如果驕傲了,目空一切,妄自尊大,別人就會認為你虛假不實,包括你的朋友、親人和其他人往往就會離開你,不愿意和你來往,此時你要想成就事業(yè)是不可能的,因為沒有人來幫你,所以說這是事業(yè)成就的一種死敵。
忠士,智士怎分別相?人們在社會生活當(dāng)中,分成很多個層次,這里只淺講怎么樣來區(qū)分忠士和智士。兩種人均遠離驕傲,即是這兩種人士都是決不可能驕傲的。知道一點說一點,知道兩點說兩點,不夸大不縮小,這就叫忠士。明白一千條知識的道理,但是凡能造成矛盾的或無法給人帶來利益的就不說,或者能給人帶來利益的、能給人增長福益的就說,也就是該說的就說,不該說的暫且不講,這就叫做智士。智士的觀點是應(yīng)機所說,時機不到不說,時機到了即說,一切均為他人的幸福和利益而說。
只有謙虛謹慎才能應(yīng)付隨時可能發(fā)生的不測
《世法哲言》(二十五)風(fēng)順之道莫放肆而疏忽之,艱難之途當(dāng)振作而謹慎之,面順而失之慎災(zāi)必至焉,迎難行而奮取福田由然。
無為屬于大大在無量,無常屬于微微在消然,甚至徹底沒有
《世法哲言》(二十四)慧海之庫與物質(zhì)之倉是為反量也,慧庫無為轉(zhuǎn)無量,多用之反增之。物倉儲存乃無常,施之減之,故無為乃大,大在無量,無常乃微,微在消然。
才華和時機是成就事業(yè)不可否定的定諦
《世法哲言》(二十三)成就之或俱之智者而善利時,故事業(yè)之成必備時,具智無時業(yè)無研機,時智具之,就業(yè)由然,成就之道弗出定諦也。
相對能量何以足之?專一進取 知己知彼
《世法哲言》(二十二)相對能量何以足之?專一而取之,甲乙等力之對,甲專攻其乙之一,甲可勝之,相等料木以一尖刺其面,可制于傷也。
一人之力有限 眾人之力積累起來 力量無窮
《世法哲言》(二十一)一省之田為一市之用甚多也,一國之或何以覺之,國人國土而方養(yǎng)之,一人之力頗大者則弗及其眾推之量也。
給人類帶來好處 給人大眾謀取福利的人會受人尊敬
《世法哲言》(二十)受人之敬者,由布益于或而所至也,如眾之贊游池妙哉,原在它之解署施涼故耳。
把外來的是非作為煩惱,是名為陰魔
《世法哲言》(十九)陰魔之出是為生氣,視他之非而為煩惱,實乃暗敵自傷,何涂他人之皮毛耳。
微信分享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