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從不為難頭腦簡單的人
才智平平的人往往成就更大。金庸小說中的郭靖就是一個例子。郭靖憨厚樸素,但懂得用功不輟,也把握得住善惡界限,有這兩條,就有了后來的郭大俠。
玩過一個電腦游戲《金庸群俠傳》,游戲的情節(jié)是一個金庸迷忽然掉進了虛擬世界,他必須親自經(jīng)歷江湖險兇,最后才能回到現(xiàn)實世界。游戲一開首,那個小蝦米撓撓頭說,我除了野球拳,什么武功也不會呀。這個野球拳,估計是臺灣話里瞎胡亂打的意思。游戲中有意思的設計是,假如你選擇練這個野球拳,練得最辛苦,而且進擊力良久也沒法提高,但到了最高的第十級,這個野球拳的威力會跨越九陽真經(jīng)和降龍十八掌。這個小小的富有哲學意味的設計讓我對這個小游戲一向時刻不忘。
在現(xiàn)實世界的學術圈中,我所看到的也都是這樣,聰明者未必最后勝出,知道堅持的才是最后的贏家。聰明人往往淺嘗輒止,而且對聰明人來說,誘惑經(jīng)常更多,他們在起跑的時刻會把別人都甩在后面,但卻經(jīng)常是最早退出比賽的人。
比學問更復雜的是人生和社會。在社會中生計的最優(yōu)軌則是什么?我信任,這些軌則仍然是那些最古老、最簡單的事理。比如誠實、勤奮、饒恕、合作。我把片子《阿甘正傳》看做是一則寓言。阿甘的智商只有75,幾乎屬于傻子。他最愛好說的話是我媽媽說阿甘的媽媽告訴他碰到危險的時刻要跑,跑得越快越好。阿甘就這樣從越南疆場上撿回一條命,還成了英雄。從常人所理解的成功角度來看,阿甘是成功的。他有錢、受人尊敬、生活經(jīng)歷豐富多彩。盡管當所有這些來到的時刻,阿甘是渾然不覺的。
上天從不為難頭腦簡單的人。
成功的訣竅必須相符兩個前提:第一,它必須對每小我都適用。哪怕是像阿甘和郭靖這樣頭腦不太靈光的人,只要遵照某一規(guī)則,就能最終成功,這才能算作好的訣竅。第二,它必須是顛撲不滅的。朝代的變遷、歲月的流逝、軌制的更迭,應該都不會對這些基本的規(guī)則帶來顛覆性的沖擊。
告訴年輕人成功的竅門在于:勤奮和誠實,很多自以為聰明的年輕人會瞪著困惑的大眼睛:假如成功的竅門這樣輕易,那不是人人都能成功嗎?是以,他們斷定:成功的竅門一定是一些加倍詭秘的器械,比如厚黑學。具有諷刺意義的是,走這條路的人還異常異常之多,這就是為什么成功的人會異常異常之少。阿甘的媽媽說得最精彩的話就是:只有做傻事的才是傻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