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進取學佛的我們互相指正,共同進步。
“我要你那根點石成金的手指!”
宋朝胡仔著的《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孟浩然》里有一個關于呂洞賓點石成金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
呂洞賓是道教全真道派之祖,故被稱為呂祖。有一個非常貧窮的人,生平信奉道教,天天燒香禮拜呂祖。呂洞賓被他的“虔誠”感動,一天忽然降臨到這個人的家中,見其赤貧,不勝憫之,便伸手指向庭中的磐石。頃間,磐石化為黃金。這人見狀大驚,倒頭拜倒在呂洞賓足下。呂洞賓問曰:“想要這些黃金嗎?”這人說道:“不。”呂洞賓大喜,說道:“子誠能如此,無私心也,可授以大道?!边@個人說道:“我不是不想要黃金,更想得到像您這樣點石成金的指頭。” 呂洞賓很是失望,瞬間不見了。
看到這個故事我不由得想到我們很多學佛人包括我自己。我們可能一直都感覺自己很虔誠地信奉修學佛法,卻一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那種境界,找不到原因??吹竭@個故事或許我們會得到啟發(fā)。
故事中的貧者,一心想得道成仙,但是見到燦然的黃金就把自己所謂的虔誠丟得一干二凈,對自己平時篤信而又渴求的成仙道法也不放在眼里了,一心只想得到呂祖點石成金的法術,其癡心妄想已經(jīng)不僅僅是可笑的程度了,更反映了貧者的愚癡和可憐,其本末倒置無異于緣木求魚。
一塊黃金就照出了貧者信奉的虛假,仔細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也是這樣一個學佛之人?是不是一直都自我欺騙還不自知?就如佛陀在《佛教徒應注意“觀心念,正行為”》這片法音中講得,一直都“錯誤地理解自己,相信自己”,以為自己在做佛事、在用功、在進步,其實身口意與經(jīng)教是不相符的,與佛陀教戒是完全違背的。至此我終于明白了一位蓮花釦尊者所講的:“……真正的懺悔就是改掉今生的一切不符合佛陀教戒的惡習,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修行人?!?/p>
而現(xiàn)實中,我們改得了不符合佛陀教戒的惡習了嗎?佛陀在《淺釋邪惡見和錯誤知見》中明確指出:“只要犯了邪惡知見其中一條,只要你不懺悔,不徹底改正,不光是沒有道量功夫,沒有受用,還永遠都會住在輪回里頭,重者必墮三惡道中!”不僅如此,而且包括與犯者相達之人,“見到對方已犯而不改悔,若不離開,亦受同沾黑業(yè)之罪。.....只要發(fā)現(xiàn)他有這條罪了,也許剛開始他自己沒有發(fā)現(xiàn),但是已經(jīng)有人跟他提出來了,他還不改,不懺悔,這時候你還跟他繼續(xù)來往,你不離開的話,你要跟他受同沾黑業(yè)的罪,這是非常嚴重的?!?/p>
佛陀這么清楚地教戒我們,我們多少人真正地重視了?不少人不但沒有及時遠離犯有邪見之人,還以各種理由原諒自己和他人。
再如,《淺釋邪惡見和錯誤知見》中邪惡見第二十五條:“認佛法與外道混修。這種情況相當多,把正規(guī)的佛法與外道混在一起修?!毙皭阂姷诙邨l:“認怪力亂神為佛法神通。這個世界上有非常多神奇古怪的怪力亂神,左道旁門妖言惑眾,迷離眾生,造諸惡業(yè),這些不是佛法的神通,這是邪門歪道。”
現(xiàn)實中這樣的人很多,對于這樣以看陰陽風水算命為業(yè)的所謂學佛人,我們是否因為他有接引眾生的功德而沒有遠離他?因為平時相處友好而不愿或者不好意思遠離他?且這樣的人總有意無意說一些神奇古怪的話來炫弄自己,有的人不但沒有阻止他,還發(fā)自內(nèi)心崇拜他,認為他就是掌有佛法神通的圣者?!
僅僅一件事情我們失去了正見就會犯下如此多的邪見,生活中我們不知道還有多少事情都沒有從佛法的角度去看待,按佛陀教戒去履行。當我們總是把佛陀教戒放到一邊以凡俗情感去看待認識事情的時候,我們的虔誠在哪里?我們與故事中的貧者又有什么不一樣?赤裸裸的假修行!這樣的我們還有什么資格渴求神通境界,渴求了生脫死?其下場會比故事中的貧者更慘,因為我們不但愚癡不按佛教行持,還助惡邪行。
所以沒有境界、沒有成就一定要從自身找毛病,放下對自我的錯誤理解錯誤認知,看看自己到底有沒有以世法認知去對待佛陀教法,如果有立馬改正,我想有如此端正的態(tài)度我們一定會得到佛菩薩的加持,真實獲得相應的受用境界。
最后愿進取學佛的我們互相指正,共同進步,不要讓自己成為如貧者一樣不思修道進取,卻妄想?yún)巫媸种傅目尚Υ嬖凇?/p>
撰文:籬菊半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