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奧納多.達.芬奇的倫理素食
列奧納多.達.芬奇:
意大利畫家,雕塑家,建筑家與工程師;文藝復(fù)興時期最杰出的全方位天才。著名畫作包括《石上圣母》(1483-85),《蒙那麗莎》(1503),和《最后的晚餐》(?1495-97)。他的大量繪圖將精密的科學(xué)觀察與高度的想象力融為一體,反映了他在生物學(xué),生理學(xué),水力學(xué)與航空學(xué)等方面的廣泛興趣。他發(fā)明了歷史上第一座裝甲坦克,并且預(yù)見了飛機與潛水艇的發(fā)明。
“...這項困難之外,還要加上一項,這便是,傳記作者對他們筆下人物的飲食習(xí)慣很少或根本不重視。例如科林.斯班瑟(ColinSpencer)在他的《異端者的盛宴》一書中曾抱怨說,有關(guān)達.芬奇的六十篇傳記中只有兩篇提到列奧納多.達.芬奇是個素食者?!暴ぉぢ芬?瓦列荷.羅德里戈茲教授(LuisVallejoRodríguez)(西班牙)
“列奧納多.達.芬奇,偉大的藝術(shù)家,工程師,和《蒙那麗莎》的作者,是位堅定的素食者,他甚至常常去禽販子處買了囚禁在籠中的鳥兒放生?!暴ぉとR恩.貝里教授所作《著名的素食者》書評。
名言錄:
來自《擴大的圈子》,作者強.韋恩-泰森(JonWynne-Tyson):
“人類實在是野獸之王,因為他殘酷甚于野獸。我們靠其它生靈的死亡而存活.我們的身體是墳?zāi)?。”──達.芬奇《筆記》
注:以下一段話,來自二十年代梅里考斯基的小說,現(xiàn)已確定并非真正出自達..芬奇之口。這段文字與上面一段引文,在強.韋恩-泰森(JonWynne-Tyson)的書中來源錯置,從此一直被誤用。
“我很小便放棄了肉食,總有一天人們會同我一樣視殺生如殺人?!暴ぉっ防锟妓够读袏W納多.達.芬奇的羅曼司》
“天上,地面,水中,無一存活,萬種生靈盡遭滅絕?!?/p>
──達.芬奇《筆記》
有一段引文,在若干本書與雜志,以及素食網(wǎng)站中不幸錯誤地被當(dāng)作達.芬奇本人的原話。文字如下:“我從小便放棄了肉食,總有一天人們會和我一樣反對謀殺動物,如同他們現(xiàn)在反對謀殺人類”。引文最初收錄于名為《擴大的圈子:動物權(quán)利普及讀物》(1985)一書,作者強.韋恩-泰森(JonWynne-Tyson)。這是一本集古今作家,哲學(xué)家,科學(xué)家以及其他名人有關(guān)文字的匯編,總的來講十分出色。書中這段引文又來自一本小說,名為《列奧納多.達.芬奇的羅曼司》,作者德米特里奇.梅里考斯基(DimitriMerejkowski,從俄語轉(zhuǎn)譯)。他在小說里的確讓達.芬奇說了一些真言實句。這段文字與達.芬奇一段真實原文的索引在書中不小心錯換了。梅里考斯基的引文無論在里奇特的書,還是在《列奧納多.達.芬奇筆記》(初版1939)一書中均找不到出處。后者由愛德華.麥可迪“改編,英譯,作序”。麥可迪該書是有關(guān)達.芬奇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另一本主要英語專著,除了特別注解,乃是本文引用達.芬奇文字的所有出處。事實上我在任何有關(guān)列奧納多的書籍中找不到這段話。達.芬奇資料的進一步來源為《馬底德密稿》,過去曾認為遺失,1965年又重新發(fā)現(xiàn)(因此里奇特,麥可迪與梅里考斯基均未見過)。
從所有的記載看,列奧納多深為了解他的人們所愛戴。保羅.喬未奧(PaoloGiovio)大約1527年在《利奧納多.達芬奇?zhèn)鳌?里奇特英譯,維佐西曾引用)寫道:“他富有魅力的性情,杰出的才華與慷慨大度,不亞于他的俊美相貌。他的天才發(fā)明令人稱奇,他仲裁一切有關(guān)美學(xué),雅學(xué)和慶典的疑問。他自彈七弦琴一展美妙歌喉,整個宮廷為之著迷。六十七歲時他逝于法國,令友人無比哀痛?!?/p>
雖然廣受歡迎,達.芬奇似乎確有他憤世疾俗的一面。
在溫莎皇家博物館藏《解剖筆記》中,我們發(fā)現(xiàn)以下文字:“你自稱動物之君,我卻說,不如稱野獸之王,因你最為野蠻!你照料動物只是讓它們?yōu)槟愕奈缚谔峁┳訉O,你的肚腹成了萬種生靈的墳?zāi)?。假如我得以暢所欲言,我還有更多話要說?!苯酉聛韼拙渲笏f,“難道自然不曾供給你足夠的簡單(素食)食物供你裹腹么?假如你還不滿足,難道不可以把食物搭配起來組成式樣繁多的混合么?”上述譯文來自里奇特。早先的一個版本用擴弧加了“素食”這個詞。
上述文字足夠重要,我也把麥可迪的版本,包括兩段之間的文字引用在此(有幾句注解有必要加附在后):
“你自稱動物之君,我卻說,不如稱你野獸之王,因你最為野蠻!你照料動物只是讓它們?yōu)槟愕奈缚谔峁┳訉O,你的肚腹成了萬種生靈的墳?zāi)埂<偃缥业靡詴乘?,我還有更多話要說。
“然而我們在終止討論前還要指出一種動物中鮮少存在的極端惡行。動物也有癲狂個體,數(shù)目卻不如人類一般眾多。它們當(dāng)中除了瘋癲者之外絕不自食同類;除了獅,豹,虎,山貓等貪婪物種之外絕不自食其子。然而你不但吃了你的孩兒,也吃你的父親,母親,兄弟,朋友。這還不夠,你侵略外邦,搶掠異族,把他們可恥地致殘之后養(yǎng)肥,大口吞入腹內(nèi)。難道大自然沒有足夠的簡單食物供你裹腹么?假如你不滿足,難道不能照著普拉庭那等作者的食譜,把食物搭配起來組成式樣繁多的混合么?
里奇特對于上文“極端惡行”的解釋,引用了航海探險者阿美里戈.韋斯普奇(AmerigoVespucci)寫給皮埃特.蘇德尼(PietoSoderni)的一封信,其中提到自己1503年在加納利群島逗留期間目擊該地居民的食人風(fēng)俗。里奇特還提到韋斯普奇與里奧納多熟識。作為旁注,學(xué)術(shù)界認為其他人命名了美洲,韋斯普奇本人與此無關(guān)。不同于哥倫布,韋斯普奇意識到他發(fā)現(xiàn)的正是“新大陸”(阿美利戈.韋斯普奇為意大利航海探險者,美洲--America,便以他的名字命名--譯者注)。
從上文看,“簡單食物”顯然不是指動物。根據(jù)里奇特,普拉庭那(全名BartolomeoSacchidaPlatina,1421-1481,學(xué)者,西方第一本大量發(fā)行的食譜作者--譯者注)《關(guān)于正確的快樂與良好的健康》的意大利版發(fā)行于1487年,書中除了怎樣烹飪各種動物之外有一些專門章節(jié)介紹蔬菜,谷物,堅果,香料與豆類的烹飪方法。
在《大西洋密稿76》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一段文字,表達了以動物為食的不道德:“人和動物只不過是食物通道與走廊,其它動物的墳?zāi)?,死者的安息所,賴其它動物之死而偷生,是充滿腐物的儲藏柜?!?/p>
在法國研究院圖書館手稿MSS.F96v.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人類具有高深的語言能力,其中大部分空洞而具欺騙性。動物們語言能力低微,然而那一丁點兒卻有用而真實。渺小的確定,勝過龐大的虛假。”
在溫莎皇家博物館收藏的《解剖編頁B21V.》中,我們發(fā)現(xiàn)另一段措辭激烈的文字,表達了他對某一群人類伙伴的看法。麥可迪評論說,這段文字反映了“某些人的完美體格與粗糙思想之間的對比”。
“我認為習(xí)性不良,理智稀少的粗人,不值得與那些具有見識和思辯能力的人們一般,擁有如此運作精密,功能繁多的機體,他們只不過是一個接受食物然后將它排出體外的口袋而已。
“事實上,只能把他們稱為食物的通道。因為在我看來,他們與人類,除了具有共同的語言和體型,所有其它方面遠遠低于獸類?!?/p>
在這里,列奧納多討論了動物具備痛感的一個原因?;蛟S這是針對某些人認為出于倫理考慮不吃動物也該同理不吃植物這種論點所作的答復(fù):
“大自然給了這些具有移動能力的生靈們感受疼痛的能力,好讓它們保護自己,不因行動時(碰撞)而招致減損與毀滅;而不具移動能力的生命形式,卻不會碰撞他物,因此植物不需要痛感,假如你折斷它,也不會與動物那樣感受極度的痛苦?!?/p>
“所有的動物們憔悴不堪,望空悲嘆。林木傾頹,毀跡遍地。山岳撕裂,礦脈被奪??捎钟惺裁幢忍婺切┑渿昝竦目駸嶂礁韫灥赂鼮樽飷耗兀俊眮碜浴洞笪餮竺芨澹?82v.a》
另有一處很可能是達.芬奇原創(chuàng)的一系列文字來自《大西洋密稿》,列奧那多題名為“啟示錄”。根據(jù)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Clark)的《列奧納多.達.芬奇》一書(初版1939,更新版1993):
“當(dāng)時的米蘭才子中流行一種游戲文體稱為啟示錄,據(jù)記載達.芬奇同布蘭曼特(DonatoBramante,當(dāng)時另一位著名建筑師--譯者注)曾以這個題材比賽。作者將日常生活事件描寫成聳人聽聞的災(zāi)難性預(yù)言(有點類似于中國的謎語形式--譯者注)。例如'呼氣時過于急躁,便要失明,之后便失去知覺',列奧納多的解釋為:‘上床睡覺前吹燈’。不過我相信列奧納多在某些時候是利用這種文體來表達自己的信念。許多段落描寫的殘酷與不義行為看上去難以相信,答案為動物便可以理解?!疅o數(shù)的兒女被奪走,開膛,剝皮,殘酷地切成小塊’,指‘牛羊’。‘最艱辛的苦力卻報以饑渴,鞭打,棒擊,咒罵,與虐待’,指‘驢子’。我們從列奧納多同時代人的口中已了解他對動物的鐘愛,可以確信象這類啟示錄并非僅僅是文字游戲,而代表他拒絕把人類利用機巧對其它動物施以痛苦看成理所當(dāng)然?!?/p>
除了以上有關(guān)屠殺和奴役動物的段落之外,達.芬奇甚至認為從母牛取奶幾近于偷盜。在題為“從動物取奶制作乳酪”的啟示錄中他寫道:“奶水將從幼兒口中奪走”。
“從那些暴死者的墳?zāi)怪袑l(fā)出大聲喧嘩”,這則啟示錄題為:“作為(動物)墳?zāi)沟娜祟惪谇弧?。通過以上說明,我認為人們?nèi)舨粚ξ捏w背景作些交代便直接引用這些啟示錄,將會有欠真實。
我還要提幾個事實,講述之后可能對論題稍有混淆。引用布蘭姆利的原文:“在列奧納多的家用賬冊里發(fā)現(xiàn)幾處提及買肉的款項,這當(dāng)然是為他的學(xué)生所購。老師自己則吃著沙拉,蔬菜,谷類,蘑菇,與面食。他似乎特別喜歡菜湯。
另外,在《萊斯特密稿》中發(fā)現(xiàn)一臺烤肉架的設(shè)計描述。法國研究院圖書館藏手稿MSSB.中,發(fā)現(xiàn)一臺烤爐設(shè)計,包括以下文字:“熏煙便從多個煙道中散開,熏燜咸肉,舌,香腸等類,使之均勻熟透?!?/p>
更進一步地,人們要問,達.芬奇還設(shè)計了各種各樣的武器,這樣一來我們又怎能崇仰他奉行對動物的非暴力呢?在羅伯特.佩恩(RobertPayne)的《列奧納多》(1978)一書中,我們發(fā)現(xiàn):
“盡管列奧納多發(fā)明了多種軍事機械,把它們紀錄在自己的筆記中,但一樣也不曾付諸實施。然而他對于防御工事研究(的態(tài)度)卻全然不同。他以對繪畫,解剖與飛行理論那樣的熱心來研究防守,他的改進與建議受到采納。他痛恨戰(zhàn)爭,稱之為‘最野蠻的瘋狂’,然而覺得城堡在一切軍事設(shè)施中最少類同于戰(zhàn)爭。城堡是一座具有防衛(wèi)的建筑,在受到攻擊之前和平存在,因此是一種文明的影響產(chǎn)物。
列奧納多本人在國立檔案館手稿MS.2037,10r當(dāng)中說過:
“我發(fā)明一種攻守之術(shù),在遭受野心勃勃的暴君圍攻之時,用它保衛(wèi)大自然的主要饋禮--自由。我首先要講述城墻的位置,然后講述人們?nèi)绾斡盟鼇硎刈o自己良善而正直的領(lǐng)主?!?/p>
“而你,人類啊,通過勞作建立起巧奪天工的建筑,假如你把它的毀滅看成一種殘暴行為,那么想一想剝奪人類生命的無限殘暴吧。你或許看這些工程極具精巧,然而什么也比不上居于人身的靈魂。事實上,不管靈魂為何物,它由神賦予,它脆弱,樂于安居于神的手工建筑中,這樣的生命不愿因你的憤怒惡意而遭到摧毀。那些不珍惜生命的人,不配擁有這樣的人身。
“我們(死亡時)極不情愿離開這個身體,我確信靈魂的悲痛與嘆息并非毫無理由?!眮碜詼厣始也┪镳^《解剖編頁B》。
“通過某個裝置人們可以在水下滯留一段時間。我的方法可以在水下隨心所欲地長久停留,一直到需要食物補充為止。但是怎樣做我不會出版或者透露,因為人們具有邪惡的天性,他們會用來實施暗殺,在水下鑿穿船底,連同船員一起將船只沉沒。我會提供其它一些不很危險的細節(jié),只要通過水面上一根管子透氣,用葡萄酒袋或者軟木塞浮在水面?!眮碜浴度R斯特密稿22v》(達.芬奇的發(fā)明中有一件潛水面具--譯者注)。
在題為“人類的殘酷”的啟示錄中,我們發(fā)現(xiàn):
“人們將看見地球上這群造物永遠相互廝殺,雙方傷亡慘重。他們的惡意永無止境。他們將用兇猛的肢體,把廣闊森林中的大批樹木鏟平。他們在暴飲暴食之后,將對每一個生靈施以死亡,傷害,勞役,恐怖,和放逐。出于無盡的傲慢,他們自然期望著能升入天堂,然而肢體的贅肉將把他們沉重地下壓。地面,地下,或者水里他們沒有什么不會去追逐,折磨,與毀滅,也沒有什么不會從一個國家搶到另一個國家。他們自己的身體成為所有被殺戮生靈的墳?zāi)古c通道。啊,地球!你為什么還不開裂,把他們一頭仍進你巨大的深淵與洞穴之中?在天堂的風(fēng)景里不要再出現(xiàn)如此野蠻無情的惡魔!”
在他寫給米蘭暴君,他后來的贊助人魯多維戈.斯福則(LudovicoSforza)的自薦信中,達.芬奇的確羅列了自己的各項才能,包括設(shè)計武器的能力。達.芬奇也為西塞里.波基亞(CesareBorgia)做過一些工作,后者是教皇亞里山大十一世的私生子,馬基雅維利(Machiavelli)《王子》一書的主人公。然而根據(jù)佩恩,“列奧納多只是個檢查員,防御工事顧問而已。沒有其它證據(jù)與此相悖?!奔幢闳绱?,一個絕世天才卻覺得必須為當(dāng)代暴君工作,這是何等悲?。』蛟S達.芬奇在設(shè)計武器時帶有某種快感,如同他在描繪建筑頂部那些面目可憎的筧嘴?;蛟S設(shè)計武器只是自己當(dāng)作尋找贊助人的名片,他從來無意去實踐。假如我們承認防御的道德性,便可以意識到他的動機或許在于“保衛(wèi)大自然的饋禮--自由”。實際上,達.芬奇本人甚至描述了阿基米德和他所設(shè)計的裝置,當(dāng)時用來保護塞拉庫斯人抵抗羅馬人入侵(最終固然失敗,若不是出了叛變,羅馬人趁節(jié)日進攻,醉酒的士兵無力各就各位抵抗,本可以繼續(xù)成功)。
達.芬奇很少寫自己,他的大部分科學(xué)工作直到十九世紀,他的秘密筆記最終得以破解才為世人所知。他的密稿從右到左,鏡象反寫,并且還用各種簡寫技巧令人難以解讀。他對于物理學(xué)富有洞察力,預(yù)見性驚人。假如當(dāng)時發(fā)表,很有可能與同時代人哥白尼共享殊榮,成為深度影響開普勒,伽利略和牛頓的思想,開啟一場科學(xué)***的先驅(qū)者。
列奧納多在科學(xué)上的遠見,直到最近才為人所知,如今科學(xué)界已趕超過去,然而他的倫理展望卻至今具有后現(xiàn)代性。人類繼續(xù)在用自己的智力來奴役,宰殺,竊取,恐嚇他的同類以及動物,我們也許確實該在這個側(cè)面視他“遠遠低于獸類”。既然今天有了更多“簡單”與“混合”食物的存在,加以素食在健康,環(huán)保方面的優(yōu)點,工業(yè)化農(nóng)場與屠宰場的恐怖,考慮到在富裕社會中只有少數(shù)人愿意放棄肉食,可以想見達.芬奇對我們會作何描寫。作為個人,我們或許無法直接阻擋“最為野蠻的瘋狂”,然而對于以個人的飲食愛好為名對動物施加不必要的殘酷,我們卻直接負有責(zé)任。人們把自己的貓狗當(dāng)作鐘愛的家庭成員,卻可以想也不想去大吃豬肉,其實豬與他們的寵物一樣親近人類,也具同等智力,這難道不令人驚奇么?盡管美國獨立宣言中申明:“我們認為這些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他們都從造物主那里賦予了某些不可轉(zhuǎn)讓的權(quán)利,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quán)利”,然而不久之前美國人還允許奴隸存在,獲得自由的美國黑奴的兒女們至今尚存人間,我們再次看到人們可以多么虛偽不義,自私狹隘。
最后介紹列奧納多.達.芬奇的一段忠告,在意大利原文中為詩歌形式。大意為:
“假若你想保持健康,就照這套辦法去做:
肚饑之外莫進食,餐飲宜清淡;
食物簡單多咀嚼,烹煮宜充分;
藥物有害身體,莫受憤怒牽制,避免空氣閉塞;
離開餐桌時姿勢端正,白晝莫打盹;
飲酒節(jié)制少量多次,正餐外空腹莫貪杯;
茅房不宜蹲久或者延遲,鍛煉要適中;
睡眠時不宜袒腹后仰,夜里身體要蓋全;
頭腦清靜心情愉快,遠離放縱講究飲食?!?/p>
來自《大西洋密稿78v.b.》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