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壇城藏品館2017藏品0008(晚晴老人《苦雨齋》楠木牌匾蕊)
北京藥師壇城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藥師壇城(世界)文化集團傳播有限公司整合線上線下資源體系,分別在北京(獨資)、香港(合資)成立了佛醫(yī)高端精品藏品藝術(shù)會館——藥師禪健康文化藝術(shù)藏品博物館。藥師禪健康文化藝術(shù)藏品博物館是國內(nèi)首家集佛醫(yī)文化展示、高僧大德及藝術(shù)家佛教作品展覽及藥師壇城文化集團藏品支持“善拍”為一體的佛醫(yī)文化品牌形象藝術(shù)館,集合海外及國內(nèi)頂級藝術(shù)家資源,定期邀約藝術(shù)家作品與佛教慈善事業(yè)基金會舉辦慈善“善拍”,利潤全部用于弘揚藥師禪文化和支持慈善事業(yè),同時搭建慈善事業(yè)藝術(shù)溝通平臺,以實際行動實踐藥師七佛四十四大愿,讓眾生離一切苦得一切樂。
晚晴老人《苦雨齋》楠木牌匾蕊(弘一大師:晚號晚晴老人),外框佚。因年代久遠,略有磨損(老文玩精品之作)。
藏品尺寸:27*63CM
藏品說明:臺灣文物店舊藏回流。
藏品來源:臺灣“朋友”臺中店文庫,民國、明清原裝匾蕊。因年代久遠,外框多佚。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譜名文濤,幼名成蹊,學名廣侯,字息霜,別號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樂家、美術(shù)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他從日本留學歸國后,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后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
弘一大師出家后晚年墨寶篆刻的苦雨齋寓意深長,苦雨:久下成災的雨。齋:這里指書齋,齋屋(讀書、休息、思過、齋戒的房舍)。
【壇城法語】弘一大師,1880年10月23日生于天津,1942年10月13日卒于福建省泉州市(圓寂)。原籍浙江平湖,從祖輩起移居天津。弘一大師一生說法少、寫字多,有人曾希望他多說法、少寫字,他說“我的字就是法”,這也可見他對于自己的字的自信。實際上,他的書法就是他的崇高人格的表現(xiàn)。他出家后對于在俗所特長的藝術(shù)雖已全部放棄,只有對于寫字一項始終保持向上的精神,因此他的書法流傳最廣。但他的為人重視實踐躬行,對于著述原不是他所措意的。他主張“應使文藝以人傳,不可人以文藝傳”,所以他對著作非常審慎。此外,弘一大師晚年勤勸修持彌陀法門者兼修藥師法門,便有資助決定往生西方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