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四大皆空
第三篇 四大皆空
壹 媒介
一般人因為不熟悉佛教,再加上耳食之言,經常對佛教的思惟義理,甚至名相用語等,產生許多誤解。譬如佛教所講的「四大皆空」,往往被世人誤以為酒、色、財、氣叫四大,是以戲稱那些不貪酒、色、財、氣的人是「四大皆空」。其實「四大皆空」是佛教對世界和人生現(xiàn)象及本質上的說明,它所蘊含的深奧義理,以及它與我人關系的密切,實非一般僅知追逐酒、色、財、氣之徒所能理解。
貳 四大的意義及功用
四大是指地、水、火、風等結合物體的四種元素:
地大:以堅硬為性,能支持萬物,不使墜落。
水大:以潮濕為性,能收攝萬物,不使散溢。
火大:以溫暖為性,能成熟萬物,不使壞爛。
風大:以流動為性,能發(fā)展萬物,調節(jié)通順。
宇宙間的森羅萬象,沒有一樣不是仰賴地、水、火、風等四大元素結合而成的。譬如一朵花的綻放,要有肥饒的土壤,土壤屬于「地大」,水分、日光、空氣,這些就是「水大」、「火大」、「風大」,假如缺少一大,花兒就不能盛開怒放了。
又例如由泥土燒成的杯子,泥土是屬于地大,泥土摻和水,加以火燒,故有水、火二大;再經由風吹成固體而為杯子,故有風大。
有情眾生的色身,也是假四大和合而成,以貴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為例,人體的毛發(fā)爪齒、皮肉筋骨是堅硬性的「地大」;唾涕膿血、痰淚大小就是潮濕性的「水大」;體溫熱度是溫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動性的「風大」。人之所以能生計,就是因為四大和合,假如身體有一大不調,就會出現(xiàn)病相。例如:
1.身體苦重,堅結疼痛,枯痹痿瘠,這是地大不調的病相。
2.全身膨脹,膚肉浮滿,這是水大不調的病相。
3.全身烘熱,骨節(jié)辛酸,呼吸乏力,這是火大不調的病相。
4.心神恍忽,懊悶忘失,這是風大不調的病相。
假如身體的四大分散,有情的生命就會跟著滅亡。根據(jù)經上記載,一般人在臨命終時,有下列三種征候:
1.地大增上:因肉體或骨胳的缺點而滅亡者,在臨終時,認為全身像大地漸漸的陸沉于海中一樣,產生一種很大的榨取感,如同「地大落入水大之中」。
2.水大增上:因血液輪回系統(tǒng)不順暢而滅亡者,在臨終時,先是認為全身有如浸在水中一樣冰冷潮濕,然后認為像火燒一般的高熱,如同「水大落入火大之中」。
3.火大增上:因呼吸系統(tǒng)障礙而滅亡者,在臨終時,認為身體像是在暮色野火中燎燒,一陣烈風吹刮,碎為微塵,片片煙飛灰滅,如同「火大落入風大之中」。
參 四大何以稱「大」
宇宙世間一切物體,都是由地、水、火、風等四種元素構造而成,積聚四大即可生成物質,是以四大又稱能造之色、能造之大種。以具有下列三義,所以稱之為「大」:
1.體大:四大種的體性廣大,遍于一切色法,故有「體大」之義。
2.相大:四大種的形相廣大,例如高山、深海、大火、颶風等,都是四大之相,故有「相大」之義。
3.用大:四大種的事用廣大,有了四大,才能使人體的器官發(fā)揮功用,有了四大才能長養(yǎng)萬物,故有「用大」之義。
依《俱舍論》的說法,四大具有假、實的分別,即前文所說的堅、濕、暖、動四大,是實四大、性四大;而世間所謂的地、水、火、風,則是假四大、事四大。實四大屬于身根之所觸,為觸處所攝;假四大則屬于眼之所見,為顯色、形色所攝。
肆 何以「四大皆空」
四大雖然通于一切色法,但在不合的色法中,因為個中之一較為增長,所以世間上就有了各類各樣的森羅萬象。例如:山岳等堅物之中,地大較為增長;河海等濕物之中,水大較為增長。別的未顯的三大,仍潛伏在個中,靜待其它前提人緣和合而顯現(xiàn)其相用。例如:流動的水在溫度嚴寒到攝氏零度以下時,就會凝聚成固體的冰,成為地大;當溫度加熱到攝氏一百度以上時,又會蒸發(fā)成氣體,成為風大。
就人體而言,四大不調,百病叢生,四大離散,則身軀壞滅,這時,我們的身體又在那里呢?所以,無論是世界萬物,或是我人的身體,都只是四大和合而成的假相罷了,并沒有一定的實體。不僅如斯,四大的本身主如果指堅、暖、濕、動四種特點,遇緣就會生起變更,是以,這些特點的當體也是了弗成得?!杆拇蠼钥铡梗褪侵赣钪嫒f有均無實體的真理。
伍 結語
一般人因為不能懂得「四大皆空」的事理,往往在生活上產生了很多苦楚。例如:看到滄海桑田的變更,目睹親朋死別,就認為憂傷不已,甚至,將自身以及身外之物執(zhí)以為我和我所有,是以為了愛惜自己的身體,追尋外在的裝飾;為了娛樂自己的六根,向外馳求聲色犬馬;為了保護既有的名位權力,不惜造下惡業(yè),為了獲得更多的財物貨利,在五欲塵勞中備受煎熬。
佛陀告訴我們「四大皆空」的真理,目的就是要我們了知物質世界的虛幻不實,從而返觀自照,在心靈上開辟無盡的財寶,在精神上尋得永恒的幸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