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儀軌:放生甘露妙藥
放生儀軌甘露妙藥
加倍咒:(三遍)
嗡 桑巴ra,桑巴ra,波瑪納,薩ra瑪哈,臧巴巴,吽帕的所哈
把所放之眾生置于一處,大眾一路念誦:
頂禮根本上師蓮足!
一、皈依、發(fā)心(三遍):
諸佛處死賢圣三寶尊,
從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施等諸資糧,
為利有情故愿大覺成。
二、發(fā)四無量心(一遍):
愿諸眾生永具安泰及安泰因;
愿諸眾生永離眾苦及眾苦因;
愿諸眾生永具無苦之樂、我心怡悅;
愿諸眾生遠離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三、贍養(yǎng)偈(一遍)并觀想將此眾生贍養(yǎng)諸佛菩薩:
諸佛菩薩垂念我,甚至究竟菩提果,
此等眾生作贍養(yǎng),祈以悲愍而納受。
四、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一遍):
觀安閑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等于空,空等于色。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甚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甚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倒置妄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五、誦佛菩薩名號(各三遍或七遍):
頂禮、贍養(yǎng)、皈依出有壞善逝應(yīng)供正等覺,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贍養(yǎng)、皈依出有壞善逝應(yīng)供正等覺,善名稱吉祥王如來
頂禮、贍養(yǎng)、皈依出有壞善逝應(yīng)供正等覺,寶月智嚴光音安閑王如來
頂禮、贍養(yǎng)、皈依出有壞善逝應(yīng)供正等覺,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
頂禮、贍養(yǎng)、皈依出有壞善逝應(yīng)供正等覺,無憂最勝吉祥如來
頂禮、贍養(yǎng)、皈依出有壞善逝應(yīng)供正等覺,法海雷音如來
頂禮、贍養(yǎng)、皈依出有壞善逝應(yīng)供正等覺,法海勝慧游戲神通如來
頂禮、贍養(yǎng)、皈依出有壞善逝應(yīng)供正等覺,藥師琉璃光如來
頂禮、贍養(yǎng)、皈依出有壞善逝應(yīng)供正等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頂禮、贍養(yǎng)、皈依出有壞善逝應(yīng)供正等覺,寶髻佛
頂禮、贍養(yǎng)、皈依 文殊菩薩
頂禮、贍養(yǎng)、皈依 地藏王菩薩
頂禮、贍養(yǎng)、皈依 彌勒菩薩
頂禮、贍養(yǎng)、皈依 觀世音菩薩
頂禮、贍養(yǎng)、皈依 除蓋障菩薩
頂禮、贍養(yǎng)、皈依 金剛手菩薩
頂禮、贍養(yǎng)、皈依 普賢菩薩
頂禮、贍養(yǎng)、皈依 虛空藏菩薩
頂禮、贍養(yǎng)、皈依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六、誦咒:
釋迦牟尼佛咒:
嗡牟尼牟尼瑪哈牟尼耶索哈 (十遍)
金剛薩埵咒:
嗡班匝兒薩埵吽 (十遍)
觀世音菩薩咒:
嗡嘛呢叭美吽舍 (十遍)
阿彌陀佛咒:
嗡阿彌德瓦阿依斯德吽舍(十遍)
不動佛咒:(三遍)
那莫那札雅雅 嗡剛嘎訥剛嘎訥 若匝訥若匝訥 卓札訥卓札訥 札薩訥札薩訥 札德哈那札德哈那 薩瓦嘎瑪巴讓m巴 訥美 薩瓦薩埵難匝索哈
長命佛咒:(三遍)
嗡,那摩巴嘎瓦得 ,阿壩熱么大, 阿耶加那, 色波那 ,則大得昨 雜呀, 達它嘎達亞 ,阿哈得 薩亞桑波達亞 ,達亞它 嗡 本耶本耶 ,嗎哈本耶 阿壩熱 ,么達本耶 ,阿壩熱 么大本耶,加那桑吧 若巴子得, 嗡 薩瓦桑嘎 巴熱西達, 達瑪?shù)?嘎嘎那薩夢嘎得 桑巴瓦 波西得 ,嗎哈那亞 巴熱瓦銳索哈
往生咒:(三遍)
南無阿彌多婆夜,哆他伽多夜, 哆地夜他,阿彌利都婆毗, 阿彌利哆悉耽婆毗 ,阿彌利哆毗迦蘭帝 ,阿彌利哆毗迦蘭多 ,伽彌膩 伽伽那 枳多迦利娑婆訶
緣起咒:(三遍)
嗡耶達日瑪黑德抓巴瓦,黑敦得堪達塔嘎多哈雅巴達, 得堪匝友呢若達 ,誒旺巴德瑪哈夏日瑪納耶索哈
偈頌(三遍):
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
彼法人緣盡,是大沙門說。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
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七、回向文(一遍):
此福愿獲遍知果,摧毀一切過患敵,
救度眾生皆擺脫,生老病死三有海。
時間不敷用以下簡單回向,充足最好用完整普賢行愿品回向:
(1)簡單回向:
文殊師利英勇智,普賢慧行亦復(fù)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xué)。
三世諸佛所稱嘆,如是最勝諸大愿,
我今回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
(2)完整回向:
普賢行愿品: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
我以清凈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余。
普賢行愿威神力,普現(xiàn)一切如來前,
一身復(fù)現(xiàn)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
于一塵中塵數(shù)佛,遍地菩薩眾會中,
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
盡于未來一切劫,贊佛甚深功德海。
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涂香及傘蓋,
如是最勝肅靜具,我以贍養(yǎng)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贍養(yǎng)諸如來。
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賢行愿力,普遍贍養(yǎng)諸如來。
我昔所造諸惡業(yè),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懊悔。
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xué)及無學(xué),
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轉(zhuǎn)于無上妙法輪。
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
唯愿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所有禮贊贍養(yǎng)福,請佛住世轉(zhuǎn)法輪,
隨喜懊悔諸善根,回向眾生及佛道。
我隨一切如來學(xué),修習(xí)普賢圓滿行,
贍養(yǎng)以前諸如來,及與現(xiàn)在十方佛。
未來一切天人師,一切意樂皆圓滿,
我愿普隨三世學(xué),速得成就大菩提。
所有十方一切剎,廣大清凈妙肅靜,
眾會圍繞諸如來,悉在菩提樹王下。
十方所有諸眾生,愿離憂患常安泰,
獲得甚深處死利,滅除煩惱盡無余。
我為菩提修行時,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削發(fā)修凈戒,無垢無破無穿漏。
天龍夜叉鳩槃荼,甚至人與非人等,
所有一切眾生語,悉以諸音而說法。
勤修清凈波羅密,恒不忘失菩提心,
滅除障垢無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
于諸惑業(yè)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
如同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悉除一切惡道苦,等與一切群生樂,
如是經(jīng)于剎塵劫,十方利益恒無盡。
我常隨順諸眾生,盡于未來一切劫,
恒修普賢廣大行,圓滿無上大菩提。
所有與我同業(yè)者,于一切處同集會,
身口意業(yè)皆一致,一切行愿同修學(xué)。
所有益我善常識,為我顯示普賢行,
常愿與我同集會,于我常生歡樂心。
愿常面見諸如來,及諸佛子眾圍繞,
于彼皆興廣大供,盡未來劫無疲厭。
愿持諸佛奧妙法,光鮮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凈普賢道,盡未來劫常修習(xí)。
我于一切諸有中,所修福智恒無盡,
定慧方便及解脫,獲諸無盡功德藏。
一塵中有塵數(shù)剎,一一剎有難思佛,
一一佛處眾會中,我見恒演菩提行。
普盡十方諸剎海,一一毛端三世海,
佛海及與國土海,我遍修行經(jīng)劫海。
一切如來語清凈,一言具眾音聲海,
隨諸眾生意樂音,一一流佛辯才海。
三世一切諸如來,于彼無盡說話海,
恒轉(zhuǎn)理趣妙法輪,我深智力普能入。
我能深入于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為一念際我皆入。
我于一念見三世,所有一切人師子,
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脫及威力。
于一毛端極微中,出現(xiàn)三世肅靜剎,
十方塵剎諸毛端,我皆深入而嚴凈。
所有未來照世燈,成道轉(zhuǎn)法悟群有,
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詣而親近。
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門遍入大乘力,
智行普修功德力,威神普覆大慈力。
遍凈肅靜勝福力,無著無依聰明力,
定慧方便威神力,普能積集菩提力,
清凈一切善業(yè)力,摧滅一切煩惱力,
克服一切諸魔力,圓滿普賢諸行力。
普能嚴凈諸剎海,解脫一切眾生海,
善能分別諸法海,能甚深入聰明海,
普能清凈諸行海,圓滿一切諸愿海,
親近贍養(yǎng)諸佛海,修行無倦經(jīng)劫海。
三世一切諸如來,最勝菩提諸行愿,
我皆贍養(yǎng)圓滿修,以普賢行悟菩提。
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
我今回向諸善根,愿諸智行悉同彼。
愿身口意恒清凈,諸行剎土亦復(fù)然,
如是聰明號普賢,愿我與彼皆一致。
我為遍凈普賢行,文殊師利諸大愿,
滿彼事業(yè)盡無余,未來際劫恒無倦。
我所修行無有量,獲得無量諸功德,
安住無量諸行中,了達一切神通力。
文殊師利英勇智,普賢慧行亦復(fù)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xué)。
三世諸佛所稱嘆,如是最勝諸大愿,
我今回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
愿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
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泰剎。
我既往生彼國已,現(xiàn)前成就此大愿,
一切圓滿盡無余,利樂一切眾生界。
彼佛眾會咸清凈,我時于勝蓮華生,
親睹如來無量光,現(xiàn)前授我菩提記。
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shù)百俱胝,
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
甚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yè)煩惱盡,
如是一切無盡時,我愿究竟恒無盡。
十方所有無邊剎,肅靜眾寶供如來,
最勝安泰施天人,經(jīng)一切剎微塵劫。
若人于此勝愿王,一經(jīng)于耳能生信,
求勝菩提心渴仰,獲勝功德過于彼。
即常遠離惡常識,永離一切諸惡道,
速見如來無量光,具此普賢最勝愿。
此人善獲勝壽命,此人善來人中生,
此人不久當成就,如彼普賢菩薩行。
往昔由無聰明力,所造極惡五無間,
誦此普賢大愿王,一念速疾皆祛除。
族姓種類及容色,相好聰明咸圓滿,
諸魔外道不能摧,堪為三界所應(yīng)供。
速詣菩提大樹王,坐已克服諸魔眾,
成等正覺轉(zhuǎn)法輪,普利一切諸含識。
若人于此普賢愿,讀誦受持及演說,
果報唯佛能證知,決定獲勝菩提道。
若人誦此普賢愿,我說少分之善根,
一念一切悉皆圓,成就眾生清凈愿。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成就所愿誓言: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
法性不變真諦之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
如是回向發(fā)愿悉成就
成就所愿咒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蓮師心咒
嗡啊吽 班匝格熱巴瑪色德吽(三遍)
(完)
留意事項:
① 時間:放生在每月初八、十五、二十五、三十或佛菩薩的紀念日較為殊勝,尤其在神變月(陰歷正月)的功德更大。但也可以不按期放生。
② 地點:宜在放生池,以及遠離捕殺之水域、山林等,盡量使所放眾生生計悅意且能長命之地。
③ 類別:蟲類、魚類、飛禽、畜類等,所放眾生之軀體越大,則所獲之功德也越大。
④ 方法:在念誦放生儀軌前,應(yīng)用手搖轉(zhuǎn)經(jīng)輪、《系解脫》或《般若攝頌》等加持物對被放的眾生進行加持;若有甘露丸、解脫丸等則預(yù)先化于水中,在放生前灑在所放動物上。之后,一次性把放生儀軌全部念完。念完后,動作輕柔地將眾生放入響應(yīng)的生計場所。
⑤ 發(fā)心:應(yīng)發(fā)利益眾生之清凈心,一心一意為其獲得暫時之安泰及究竟之解脫而祈禱。
本來各類放生儀軌頗多,且各不相同。比如,漢地有些地方為其念香贊、水文、大悲咒、心經(jīng)、往生咒、傳皈依、誦佛號、心咒、回向等;美國等西方國家放生時,多半為皈依誦咒、回向等簡略儀軌;藏地有皈依后,在所放眾生之頂上以酥油畫月像,以贍養(yǎng)諸佛菩薩,然后誦六度偈,以及長命咒后回向。此儀軌為依高僧大德之竅訣而作,簡單且又完整,適用于顯宗密宗以及藏漢各族,且具無量加持。
以此善根,回向無邊眾生,并愿諸高僧大德長久住世,常轉(zhuǎn)法輪!
丁丑年四月索達吉
作于五明佛學(xué)院南方摩尼寶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