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語:只有這樣才能把佛法融入生活
1 我們佛門常講,佛法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可是佛門也盛傳,“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
2 有很多人他學(xué)佛法學(xué)呆了、學(xué)死了,佛法教他要大慈大悲,他很好,一天到晚都慈悲,惹了一身的麻煩!
3 尤其是現(xiàn)在這個社會,很多人不擇手段地去欺騙人,那個慈悲的人就太好騙了。
4 你被人家騙了,自己還以為自己在修慈悲,這個冤枉!要知道,慈悲喜舍,是建立在定慧的基礎(chǔ)上。
5 你沒有定慧的基礎(chǔ),那個“慈悲喜舍”麻煩就大了。你明白這個道理,修學(xué)的次第就知道了,先修止觀要緊。
6 “止”,就是把你的妄想煩惱習(xí)氣伏下去;“觀”,就是保持頭腦清醒。教下講“止觀”,念佛人講“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禪定。
7 說實(shí)在地,你的定慧沒有成就,你的慈悲喜舍是有限度的。定慧成就之后,這個慈悲就變成大慈大悲,為什么?你心地清凈,一塵不染,你有神通、有慧眼。
8 你把這個世間一切人與事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誰也騙不了你,誰也瞞不了你,這個時候才能行大慈悲、大喜舍。
9 現(xiàn)在這個時代,的確也有一些好心人,可惜沒有福報,沒有智慧。聽到一點(diǎn)佛法,要喜舍,把他的錢財都舍了,都送給別人,別人干的什么事情,他不曉得。
10 如果那個人是個邪門歪道,換句話說,你這個舍財幫助他造惡。他沒有財,他造惡有限,他財多了,造的業(yè)更重,將來他是禍?zhǔn)?,你是從犯。這個舍就舍壞了,就舍錯了。
11 另有一些學(xué)佛的人,他一天到晚都板著面孔,人家看到他這個人面孔都沒有表情,學(xué)佛學(xué)呆了。你看,學(xué)佛學(xué)得呆頭呆腦的,這不得了,佛不能學(xué)。
12 所以,我們遇到歡喜的境界,還得要表示笑笑,也歡喜歡喜;遇到不順的境界也要表示不痛快,生生氣。
13 那是什么?那是表演,皮肉笑,心里清凈,那是叫逢場作戲。這就叫什么?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
14 內(nèi)里清凈平等,外面逢場作戲,你歡喜我也覺得很歡喜,你不高興我也表示很不高興,同情你。其實(shí)什么?其實(shí)是假的,你搞的是真的,我搞的是假的。
15 像唱戲一樣,唱到那個地方,叫你哈哈大笑,你不能不笑,劇本上寫好的,到你的時候你非笑不可;到那個地方要哭,你就得乖乖地哭,注定的,寫好的。
16 你是不是真的要笑要哭?不是的,你要表演給大家看。學(xué)佛的人處處在這個世間跟大眾接觸,表演給他們看,內(nèi)里面清凈平等覺,這是個念佛人。
17 佛法在世間,的確形式上活活潑潑,內(nèi)心清凈平等,這叫功夫。
18 你外面和光同塵,能夠叫大家贊嘆佛法,叫大家接受佛法,佛法才能普遍弘揚(yáng)、利益眾生。
19 內(nèi)里面清凈平等,是自利,自己得利益,是自利;外面和光同塵,是利他。
20 所以,外面你一生生活、處事待人接物,統(tǒng)統(tǒng)是演戲,統(tǒng)統(tǒng)是表演,那就沒錯了。
21 我們凡夫之人,眼見色,耳聞聲,順自己心意的就起了貪愛,貪愛是染污;不合自己的意思,討厭,討厭也是染污。我們凡夫,起心動念都被外面境界染污了。
22 佛教給我們要凈而不染,看得清楚是智慧,如如不動是定功。你有定有慧,你就不染著。
23 心,要做到真的清凈;心真清凈了,在一切法里面不分別、不執(zhí)著、不起心、不動念。這是佛教給我們的。
24 不分別、不執(zhí)著、不起心、不動念,那這個人是不是變成麻木不仁?人家笑板起面孔,人家哭也板起面孔,像個木頭人一樣,那這個佛也學(xué)錯了。
25 人家笑我也笑,人家哭我也哭,這是“恒順眾生”。他們笑、他們哭,動感情;我這個笑、我這個哭是智慧,不是感情,差別在此地。
26 他有笑有哭,他是被污染了;我這個有笑有哭,沒有被污染。
27 永嘉大師講“分別亦非意”,意就污染了。佛菩薩分別是智慧不是意,人家高明的地方在此地!我們要學(xué)的,就學(xué)這個,大學(xué)問,真功夫!
28 我們學(xué)永嘉大師“分別亦非意”,這就對了。我們跟大家往來,表現(xiàn)的也是七情五欲,但那是表演,不是真的。
29 世間人是搞真的,學(xué)佛的人是表演,不是真的。
30 我們前面說過,學(xué)佛的人就像在戲臺上唱戲一樣,那個劇本編在這里叫你哭,到時候你就要哭一下;那個地方編成叫你笑,那你就得笑一下。
31 不是你自己想笑想哭,劇本上這樣寫的,到時候就得這么演,而且還要演得很逼真!
32 所以,覺悟的人跟沒有覺悟的人在一起,覺悟的人是佛菩薩,叫游戲神通。
33 為什么要用這些方法?不用這些方法,就沒有辦法跟世間人接觸。
34 那世間人一看,“你們是木頭人,沒有感情的人”,他怎么會跟你往來?所以你一定要演戲給他看。
35 經(jīng)上常常教給我們“為人演說”,演就是表演,為別人表演,就是這么個意思,這才能夠度化眾生。
36 一切時、一切處,我們要?dú)v事練心,練到心里頭確確實(shí)實(shí)不動心,就像《金剛經(jīng)》上所說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動”。
37 我們在生活里頭練,對自己確實(shí)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動”,對別人要演得很逼真。沒有這個本事,怎么能成就自己?怎么能夠幫助別人?
38 我們真正修行人,外面要隨緣,恒順眾生,里面要如如不動。
39 外面見到人家歡喜,我們也歡喜,恭喜人家,我們自己心清凈的,所以外面隨緣,佛法是圓融的。
40 遇到不好的事情,偶然也可以發(fā)個脾氣,生一下氣,那是表面的,里面沒有,里面是清凈的。
41 所以說個老實(shí)話,學(xué)佛的人要像在戲臺上表演一樣,咱們表演依據(jù)劇本來表演,不是自己,自己根本沒有。
42 像舞臺上,叫你笑,你就得笑一下;叫你哭,你就哭一下。自己心里頭真的沒有,沒有哭,也沒有笑。
43 凡夫的麻煩事情在哪里?他外面笑,他里面也笑;外面哭,里頭也哭,這糟糕,這就不得了。
44 所以外表和光同塵跟大家一樣,歡歡喜喜、快快樂樂,里面清清凈凈一塵不染,這叫功夫。
45 絕對不是我里頭不動,外表也不動,變成木頭人,這樣子你自己固然得到利益,佛法從此可能就變成障礙。
46 別人一看,佛不能學(xué),你看學(xué)了佛就像他一樣,木頭人一樣!你變成木頭人,你把一切眾生學(xué)佛的緣斷掉。
47 學(xué)佛,我們要想影響眾生,一定要表現(xiàn)非常地快樂,非常的自在?!斑@個人是學(xué)佛的,他那么快樂,我們要向他討教如何離苦得樂”,接引眾生的因緣就成熟了。
48 佛法實(shí)在是活活潑潑,不但佛法是活潑,每條戒條都是活活潑潑的,不是死的,所以要有智慧去運(yùn)用,這樣才能夠普度眾生。
南無阿彌陀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