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這十六個字把十方諸佛所有的佛法全都包括了
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
這十六個字把十方諸佛所有的佛法全都包括了,一法不漏。「達」是通達,你真正能通達,通達是「信」。旁還有個小字,這個小字的注解很重要,小字的注解是點醒你。真正通達全事即理了,取與法性相應,理就是法性,就是真如,就是本性,取與它相應,不取也相應,取舍無不相應,所以說『一取一舍,無非法界』,這個「法界」就是《華嚴》里面所講的一真法界,具足一體三身,圓融自在。
第一句就是‘全事即理’,事就是理,彼此不相妨礙,故表理事無礙法界。凡夫看來,事理是對立的。若倫理,則平等不二,同一體性;若論事,則萬象森羅,千差萬別。于是誤以理為空,事為有,空有對立,事理隔絕,于是便有礙了。殊不知理事相即,本來無礙。這四句下面‘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眾生心性亦遍?!热浔硎率聼o礙法界,奧妙精深,乃《華嚴》所獨有。理法界,事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稱為四法界。
至于‘全妄即心’呢?妄者虛妄,指妄心,妄想,從妄想而出現種種妄境。真者真實,指真心和真如。為什么說妄即是心呢?這又有一個比喻。例如水與冰。水表真如,冰表虛妄。冰是從水凍結而成的,表示妄也是依真而起。水可任意倒入種種形狀的器皿,都相適應,毫無妨礙。一旦成冰就不行了,就處處有礙。冰與水有什么分別呢?冰只是多了一點寒氣,凝凍成冰了,消除了寒氣,冰仍是水,可見妄即是真,本來無二。
‘全修即性’者,修指修行,性指自性;又修指修德,性指性德。
第四句是‘全他即自’。自指自性,他指佛與眾生,包括一切器世間與有情世間,一切世界的正報與依報都是他,前已說明也都是我自心所現。所以說全他即自?!度A嚴》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宰运欢?/p>
以上這四句表理事無礙法界。大乘經典都有同樣開示。例如《金剛經》說:‘所以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終日度眾生是事,終日無度是理。度而無度,無度而度,故理事無礙。暑期中五臺山通愿法師開示佛學院一學僧說:‘無眾生’,也正是這個道理。從事相看,眾生如波,有生滅。若透過現象看本質,只是水,并沒有波,所以說沒有眾生。
微信分享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