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語: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也不必有
如果真發(fā)菩提心,這個心是什么?這個心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說老實話,什么樣的業(yè)障全部化解,碰到菩提心就化解了,跟菩提心融成一體,怎么還會起副作用?不可能。問題是我們的心沒發(fā)得出來。怎么說沒發(fā)?我們有沒有自私自利?有自私自利的心,真誠心就沒有。所以我們不真不誠。
「誠」這個字,曾國藩先生說得好,他在讀書筆記里頭跟「誠」下了個定義,什么叫誠?一念不生謂之誠。照他這個說法,誠就是真如、就是自性,沒一個念頭,有念就不誠了。跟佛法講,無念是真心,有念就是妄心,妄心是虛偽,不是誠。所以那個誠太難得了!
佛法要想成就,用什么心?用真誠心,你學(xué)佛快。學(xué)佛說要無量劫,要三大阿僧祇劫這么長的時間,那說的什么?其實說的是你菩提心發(fā)不出來。如果菩提心真能發(fā)出來,當下就成佛,沒有時間、沒有空間。什么是佛?真心的人,用真心就是佛;用妄心就是凡夫。這個道理我們不能不懂。所以,我們用真心待人,不要怕人騙我們,有些人擔(dān)心,所謂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個話誰說的?凡夫說的,佛菩薩絕對沒有防人之心。何必要防?沒有什么好防的,我都沒有了,防什么!有我才要防人,沒有我,你防什么?你看《金剛經(jīng)》一開頭告訴你,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無壽者,你防什么?不需要。不需要有一樣?xùn)|西為我,你就得大自在,你充滿了智慧,你不生煩惱。凡是有自利這種心,就有煩惱。沒有自利,純是利他,哪來的煩惱?有緣障礙了,我們想利益別人事情做不到,那是他沒有福報,與我們不相干。與我還更好,我不要做事,福報就圓滿了。他要沒有障礙,我還替他服務(wù);他有障礙,不讓我去服務(wù),你看我不就省了事。
事雖然省了,功德是圓滿的。為什么?我?guī)椭?,利他的心是圓滿的,這個事是緣上的障礙。所以《楞嚴經(jīng)》上佛講「發(fā)意圓成」,你的發(fā)心很圓滿,成就就是無量功德。事情沒做,心發(fā)了,不是你不做,而是緣有障礙,所以你的功德是圓滿的。誰傷害你?沒有。
那個做障礙的緣的,做障礙的,這就是科學(xué)講的作用跟反作用,它就彈回去了。他害人那個意念,害人那個惡行,統(tǒng)統(tǒng)他收回去了,他遭殃。所以,古人這兩句話我們把它稍微修正一點,「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也不必有」,都不需要,心開意解,得大自在。
文摘恭錄—凈土大經(jīng)科注(第五集)2011/10/2 檔名:02-037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