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濤法師:愛跟恨都是輪回,有智慧的人,他就是不要這個苦
《雜阿含經(jīng)》慈心無害想,不害于眾生,心常無怨結(jié),是則生天路。所以一個人要有福報,生天路,要有慈悲心,不傷害眾生的想法。所以在這個世間如果大家都信因果、學(xué)佛。大家就不會害來害去。我們不會怕錢被騙。甚至有些人騙我們,這個世間多的是。有些女孩子找工作被騙,有些上網(wǎng)路被騙,所以那我們無論如何,我們要保持這個。為了讓眾生快樂,不想去傷害對方。直心無害想,不害于眾生。而且內(nèi)心里面沒有排斥,沒有這個怨結(jié),沒有恨。那你這個叫,雖然人在人間,已經(jīng)有天福,生天路不是叫將來你生天,你現(xiàn)在心里就有天福的心態(tài)了。
再來,第四:《雜阿含經(jīng)》一切眾生類,悉共相纏縛;其有智慧者,孰能不憫傷?善逝哀憫故,常教授眾生;哀憫眾生者,是法之所應(yīng)。所以所有的眾生,你愛我,我恨你,互相這樣子在糾纏。甚至做個女人也是這樣,她要綁住她先生,所以做個有權(quán)利的人,他要把握他的地位。所以一切眾生類,悉共相纏縛,所以有智慧的人看到以后就會生起悲心。冤冤相報何時了。你愛我,我愛你,愛到什么時候?所以造成輪回。愛跟恨都是輪回。所以有智慧的人,他就是不要這個苦。他看到真相。什么叫智慧?智慧跟知識不一樣。知識可以讓你有做博士,但是智慧可以讓你解脫。所以老菩薩雖然沒讀書,他知道說,師父世間都是假的,念佛比較重要。有智慧。所以甚至念佛可以度眾生。
發(fā)那個大悲心的智慧。所以有智慧的人,看到世間的人在追求這些不該求的,而互相糾纏。怎么能不生起這個憐憫、傷心?善逝哀憫故,所以佛菩薩為了哀憫這些糾纏的眾生,經(jīng)常教授眾生,告訴他們世間無常、無我、空無自性??喟?,要了解。所以佛陀講了一部叫《訶欲經(jīng)》就是訶責(zé)欲望,各位多看一點。特別各位是在家人有結(jié)婚,有男女之情?多看一下,慢慢你會了解佛法。當(dāng)然佛陀是一步一步來:先讓我們持戒,不要傷害眾生;再來讓我們布施,修福報;對更有根器的人就講了,四圣諦、出離心;欲望、輪回的苦。然后再對更有根器的人,就講了一個發(fā)菩提心的教法。
所以佛菩薩哀憫眾生的輪回苦。就經(jīng)常這樣來教授眾生。我們發(fā)菩提心也要學(xué)這個。但是各位《地藏十輪經(jīng)》最好多看一下。不一樣的眾生你要講不一樣的教法。你不能說講空性就好了,其他的世間法不要講?;蚴侵恢v世間法,持戒、布施,但是沒有提到空性。要看時間、因緣。但是對不一樣的根器,你講不對的法,是犯菩薩戒的。甚至是會墮落的。所以哀憫眾生者,是法之所應(yīng)。所以像我們也是對哀憫眾生的人,我們也要學(xué)佛菩薩一樣,來以法來教化眾生,引導(dǎo)眾生這個意思。
微信分享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