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浙江海寧南關廂素食館公益創(chuàng)業(yè)新模式
67歲的黃大媽走進海寧南關廂素食館,換上了一件印有海寧義工字樣的夾克衫,袖口上的黃、綠、藍三色條紋,蘊含了付出、環(huán)保、感恩的公益理念。
這是一個寧靜的初夏午后,大美潮鄉(xiāng)全國網(wǎng)絡媒體海寧行的記者一行人漫步在南關廂街頭。這個昔日的硤石老街經(jīng)過改造之后煥然一新。素食館選址在這里,是因為這里承載了很多老海寧的童年記憶。
這里只有專職廚師和少數(shù)固定的工作人員,很多服務工作由義工完成。黃大媽就是海寧義工的一員。
食客中也不乏義工的身影。還沒到下午5點,范女士一家三口靜靜地坐等開飯。范女士兩年前加入了海寧義工,但因為工作忙,很少參加活動,飯總是要吃的,吃頓飯也算做了次公益吧。
眾籌、純公益、全素食這些搶眼的詞匯,仿佛在逐利的商圈里匯聚成一條暗流,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食客。
下午5點剛過,食客從四面八方涌來,帶動了整個南關廂的人氣。
這到底是一家什么樣的餐館?
這家素食館由一群義工發(fā)起創(chuàng)辦,在民政部門注冊了民辦非企業(yè)單位,初衷是通過商業(yè)運作模式,為公益活動造血。海寧義工沒有財政撥款,但是做公益需要經(jīng)費。南關廂素食館股東理事組陳建龍說。
素食館位于海寧南關廂古街,店鋪租金一年17萬元。打算通過商業(yè)手段解決問題的海寧義工,沒有特意去申請補助。既然要推到市場上去,我們也不想用道德綁架別人。陳建龍說。
不過,素食館從籌備之初,就匯聚了眾人愛心。
剛開始萌生開素食館想法時,幾位發(fā)起人打算每人出十幾二十萬元籌資。股東之一的許晗峰寫了條帖子發(fā)在微信、微博上,晚上10點多發(fā)出,等到次日凌晨時已有36人報名。明知無利可圖,但短短3天里共89位股東入股82萬元,最后100位股東籌資100萬元,在合同上一一簽名。
接著,先有設計公司主動提出免費設計;3家裝修公司競標,原計劃62萬元的預案最終以30萬元公益價成交;靈隱寺附近一家素食店,不僅幫忙免費培訓員工,還派出廚師長到海寧,把學徒全教會了
經(jīng)營理念:首先是搭建公益平臺
100位股東,100萬資金,100天時間,100個大大小小的會議讓南關廂素食館如期于2015年1月1日正式開業(yè)。
我們的經(jīng)營理念是以素食餐廳為載體搭建公益平臺,降低公益門檻。陳建龍說,無論是誰,只要來吃飯,就是在做公益!股東出資搭建平臺在做公益,義工在店里服務是在做公益,客人來吃飯是在做公益,利潤捐贈還是在做公益!通過素食館這個平臺來影響更多人獻愛心還是公益。
所以無論是政府人員、年輕白領、老人還是小孩都非常喜歡這樣輕松愉悅向上的環(huán)境。因為到南關廂素食館吃的不僅僅是素食,更是愛心!
素食館在經(jīng)營中提出創(chuàng)新和節(jié)約。如出臺光盤返券2元,餐后自主送回餐具返還3元。引導消費者注意節(jié)約資源,愛惜糧食;同時也傳遞自主自理、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的理念。還有很多消費者和家長都會在節(jié)假日把孩子送到素食館來實習和鍛煉。一邊做義工一邊感受素食館的文化!讓孩子從小就懂得感恩,珍惜,節(jié)約和付出。
素食館還創(chuàng)設了公益愛心平臺。愛心人士可買一份或多份代用券貼在微心愿墻上,捐贈給有需要的困難、低保家庭免費領用就餐。代用券愛心活動平臺也讓受助對象有了回報社會的機會,他們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也因此加入義工組織,開展禮儀迎接、清掃衛(wèi)生等素食館義工活動,實現(xiàn)助人自助。
其實,海寧義工這個群體里,有60%的人是自己做企業(yè)的。經(jīng)營自己的企業(yè)和運作公益素食館,有什么不同?陳建龍說:心態(tài)不一樣,商人無利不起早,但素食館不是把賺錢放在第一位的,我們更看重傳播義工精神,影響更多人。
什么是義工精神?陳建龍解釋:公益只是生活方式的一小部分,不應該成為負擔。比如加入義工,可以是因為好玩,可以是為了影響孩子,也可以是為了認識更多人。素食館的專職人員,大部分是從義工中產(chǎn)生的。他們的薪酬待遇按市場規(guī)則來,目前比行業(yè)標準還高一點,不能讓做公益的人流汗又流血嘛。
一只可下單的母雞 為公益組織造血
素食館盈利,是造血的第一步。素食館工作人員每天在微信群里向所有股東公布當天賬目,包括用餐人數(shù)、贈券、團購券數(shù)量、營業(yè)額等。
2015年運營以來,賬目月月清,公開公示,所有盈利用作愛心捐贈。開業(yè)第一月第一筆盈利1萬元,做成1萬份臘八粥,分贈市民和敬老院孤寡老人,第二月盈利2萬元捐贈患尿毒癥女孩馬曉琴,第三月盈利2萬元救助一對失足夫妻渡過難關
從2015年1月1日開業(yè)到2017年1月31日為止,實現(xiàn)營業(yè)額6071795元,利潤858646元。已用于公益支出有694536元,余款匯入海寧市慈善總會海寧義工愛心基金。
南關廂素食館,作為一家社會企業(yè),許多探索在國內更是鮮有耳聞,她重視社會價值多于追求最大的企業(yè)盈利。從事公益事業(yè),具有可復制性和推廣價值,操作簡單,可以傳之久遠,影響更多的地方更多的人,她突破了單純靠募捐資金做公益的傳統(tǒng)方法,探索出一條公益造血的路子。
有人曾生動地把南關廂素食館比喻成下蛋的母雞,因為她對于公益來說,具有孵化、培育、持續(xù)、延伸的功能。過去一年多時間里曾吸引了上海、杭州、湖南、山東,江蘇、安徽、內蒙、湖北等地的公益組織或社會團體前來考察學習300多批次。
至2016年9月底,在全國復制支持并入股共十一家素食文化中心。上海福田緣、杭州傳愛天使公益素食文化中心、南通蔬院、湖州長興百靈公益素食中心、安徽馬鞍山公益素食文化中心、山東菏澤青年湖公益素食交流中心、臺州妙醍醐、臺州公益素食、海鹽開心小鎮(zhèn)公益素食等。
微信分享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