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喝水四大學問
高溫狀況下,由于過多的汗液分泌和鹽份的喪失,帶走了大量體液,造成血液濃縮、血容量下降,引起細胞脫水,出現(xiàn)中暑癥狀。預防和戰(zhàn)勝這種“旱災”的有效措施,是及時地、適當?shù)叵塍w內補充水分和鹽分,以保持或重新建立機體的水鹽代謝平衡。那么,夏季如何飲水才科學呢?
夏季喝水四大講究
1、 養(yǎng)成良好的飲水習慣
不要等到口渴心煩或乏力頭疼時才飲水,這種現(xiàn)象說明機體細胞已經(jīng)脫水,到了中暑的邊緣。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飲水習慣,視自己的體質和活動可能消耗的水分,在每日三餐間適當多飲水,成人每日飲水量要保持在2500~3000毫升左右,兒童和在高溫條件下作業(yè)者則應更多。當然,要注意飲用優(yōu)質的純凈水。
2、 適量飲用鹽開水
適量飲用鹽開水也是預防中暑的好辦法,人體汗液中含有大量的鹽份,因勞動或運動出汗多,使大量鹽份丟失,有時飲水還不能解渴,其根本原因是缺乏鹽份的補給,一般含鹽量為0.2~0.3%即可。
3、 早晨空腹多飲水
早晨空腹適量多飲水,據(jù)美國學者研究認為,普通人經(jīng)過一夜睡眠后,胃腸道已排空,飲下的純凈水能很快被人體吸收,水分進入血管后幫助人體稀釋血液,對體內各器官組織進行一次“內洗滌”,以便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功能。
4、 早餐飲用牛奶、豆?jié){、綠豆湯、稀粥等
即可充饑,也補充了水分。餐前,餐后可適當飲用些酸梅湯、西紅柿湯、鮮果汁等,不僅能及時補充維生素C等,既能防止中暑,還可維持機體的正常代謝。
夏季旅游,酷日炎炎,走路時大量出汗,容易口渴,需要適當補充水分,然而旅途中喝水大有學問。
夏季喝水有學問
外出旅游要喝適量的淡鹽水。人在旅途中運動后,容易出汗,人體大量排汗時,汗液帶走了不少無機鹽,如鈉、鉀、鎂等。因此,在旅途中喝一些淡鹽水,十分必要。1克鹽加500毫升水,可補充肌體需要,同時也可防電解質紊亂。
在旅途中喝水要次多量少。旅途口渴不能一次猛喝,應分多次喝水,每小時喝水不能超過一升,每次以100~150毫升為宜,間隔1小時。
飲水的溫度要適宜夏日旅游。人體的體溫通常較高,大量冷飲容易引起消化系統(tǒng)疾病,因為此時腸胃由于血液循環(huán)加快,腸胃相對缺血。不要喝5℃以下的飲料,喝10℃左右的涼開水最好,可達到降溫解渴的目的。
適量補充糖水也很重要。由于在旅途中,跋山涉水等劇烈運動會消耗大量的熱量,體內貯存的糖量無法滿足運動的需要。因此,參加大運動量和過長時間的運動時,適當喝些糖水,以及時補充體內能量消耗。最后要指出的是,外出旅游途中,切不要喝生水,以免感染疾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