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師點化馬英九何謂出世入世
星云大師去年最后一場佛學(xué)講座,2006-12-17日晚在臺北舉行,即將卸任臺北市長的馬英九擔(dān)任特別嘉賓。被星云大師要求解釋佛學(xué)出世、入世的定義時,馬英九的答案卻「不及格」,星云大師毫不客氣地當(dāng)場「糾正」。
據(jù)臺灣媒體報道,這場別開生面的座談吸引上千民眾參與,現(xiàn)場不但座無虛席,還有不少人席地而坐。宗教大師遇上政治明星激蕩出的是妙語如珠與滿場笑聲、掌聲,對談氣氛輕松且熱烈。
被星云大師要求解釋出世、入世的定義時,馬英九說,出世應(yīng)是指「閉關(guān)修行、不問世事」,入世則是「深入民間、普渡眾生」,他的答案并沒有過關(guān),立即遭到星云大師「糾正」。
星云大師說,佛教定義中,出世不是閉關(guān),而是無私,因此人間佛教就是要有入世深入民間的精神,也要有出世無私的思想。他又說,致力推動人間佛教,好比「人在紅塵、心在山林」,而政治領(lǐng)袖人物也應(yīng)是「清心君子」,不但能干,也要有柔和身段。
對于「政治和尚」的稱呼,星云大師說,他曾對這項稱呼感到委屈,因為他從未沾政治的光,佛光山也未曾接受任何政治捐贈,他有慈悲心,卻沒人說他是慈悲和尚,創(chuàng)辦人間福報七年未曾脫稿,沒人說他是作家和尚,而他問政不干涉政治,卻有人說他是政治和尚,「也只好認(rèn)了」。
至于許多人形容馬英九是「政治傳教士」,馬英九回應(yīng),他有理念、想法,但不是不近人情,只是強調(diào)政通人和,事實上,他的確有些理念,但并非傳教,而是一般老百姓都能接受的道理。
對談結(jié)束前,談及心目中融合出世入世的人,星云大師說,釋迦牟尼、慧能法師,甚至現(xiàn)代的慈濟法師,都是融合出世入世的人;馬英九則表示,孫中山兼具出世入世胸懷,才能成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