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的學問 年年茹素大不同
惦記著夏天小短裙的小伙伴們會這么說:“呦,還敢吃蹄髈呢?經(jīng)過這個冬天,看你都已經(jīng)快肥成個蹄髈了。三月不吃素,六月胖成豬”;看養(yǎng)生節(jié)目看上癮的媽媽婆婆,會這么告誡:“吃肉不好,吃肉容易高脂肪高膽固醇高血壓,還容易生癌”;崇尚靈修的高雅之士們反應平淡:“哦”(只是眼神里充滿著對“肉食者鄙”的滿滿不屑)..。
不就想吃塊肉么,招誰惹誰了呀?!
只是,食肉派大吃貨們,難道你就沒有收到春天里身體發(fā)出的吃素信號嗎?整整一個冬天,我們大魚大肉,因為這個時候是講究進補的,身體的脾胃肝腎也積極工作,把人世間的美味都消化吸收成身體的營養(yǎng)。于是等到春天,你可以積極調(diào)動身體里這些能量儲備,去運動去開拓事業(yè)。不僅這時候,我們的五臟六腑想稍微休養(yǎng)生息下(嗯嗯,吃肉雖然能夠產(chǎn)出不少能量,但是也超級消耗能量的哦),大自然同樣在生長發(fā)育。小雞小鴨小牛小豬們咕咕誕生,然后在爸爸媽媽的帶領下一天天長大,要是這個時候,你把它們抓起來吃掉吃掉,那么到了秋冬,可以進食的肉類難免變少,你想補冬可就難了。
“春三月,此謂發(fā)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生而勿殺,與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yǎng)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薄饵S帝內(nèi)經(jīng)》里這幾句春天養(yǎng)生的話,肉貨們不妨體會再體會。
既然被老外都奉若神明的《黃帝內(nèi)經(jīng)》都勸戒我們春天食素,那不妨還是聽聽老祖先的話,少吃點肉多吃點菜吧。那下一個問題,就是,吃什么菜。按理說,春天應該吃些野菜:香椿、薺菜、馬蘭頭..。但今年這個情況有點不同。今年是甲午年,土運太過之年,上半年又被少陰君火這個大主管看著,帶來的天氣就是又濕又熱。所以飲食上我們不僅要少吃熱性的食物,更要把祛濕時時刻在腦子里。
先看看有什么可以驅(qū)除濕氣的蔬菜吧。蓮藕、蘿卜、馬蹄,是今春食譜上的重中之重。
蓮藕:味甘性涼,有著養(yǎng)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
蘿卜:生吃味辛甘性冷,它能消積滯,化痰熱,下氣,寬中,解毒。(濕氣大的季節(jié)里,脾胃不強的都市人往往會有種吃啥都不消化的感覺,這時候來點蘿卜就好了)
馬蹄:生長在水里的食物最能幫助驅(qū)除濕氣,馬蹄也不例外,它能清熱瀉火、涼血解毒、利尿通便祛痰,連水腫病都能對抗的它,更不用說祛濕這種小事兒了。
除了固守我們原本的飲食習慣,不妨還可以跟長期處于濕熱地帶的番邦學習下,比如越南。去過越南的人都知道,那里經(jīng)常是又濕又熱的。所以越南人習慣了通過飲食來排除體內(nèi)的濕熱之氣。比如他們常吃的越南米粉中,就放入包括薄荷、香茅、檸檬桿等芳香健脾的香菜,以達到開胃口助消化的目的。
薄荷:性辛味涼,芳香通竅,能清輕涼散,疏散上焦風熱,更可治療干濕疥瘡等。
當然,對于野菜的忠實粉絲來說,可能這幾個還是菜譜里必須有的,:
香椿:性溫味辛苦,能清熱利濕、利尿解毒
薺菜:性平味甘,能夠和脾、利水、明目
馬蘭頭:性涼味辛,它最能解熱毒,清熱利濕
[佛寶素食] 標簽:吃素 學問 年年 茹素大 不同
微信分享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