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喪子頓悟無常舍宅為寺持戒吃素
素食健康
2024-11-01 09:43
簡介 編者按:今天這一則故事出自《歷代名人與佛教》,由喻漢文先生編譯,主人公是北宋文豪、政治家王安石。王安石有兩大標(biāo)簽最為后人熟知,一是神宗時期主持改革,稱王安石變法..
編者按:今天這一則故事出自《歷代名人與佛教》,由喻漢文先生編譯,主人公是北宋文豪、政治家王安石。王安石有兩大標(biāo)簽最為后人熟知,一是神宗時期主持改革,稱王安石變法;二是作為一代文豪,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但王安石是一位大居士,全家信佛學(xué)佛,甚至舍宅為寺,恐怕一般人不一定了解。其實,古代官員信佛學(xué)佛、舍宅為寺,原本非常普遍。
王安石舍宅邸為寺,后世稱半山寺。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祖籍撫州臨川人(今江西撫州),北宋政治家、文學(xué)家。神宗時兩度為相,對政治制度實行改革,先后推行農(nóng)田水利、青苗、均輸、保甲、免役、市易、保馬等新法,又改革科舉,雖然遭到強大保守勢力反對,而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足”思想進行反駁,堅持改革,故時稱“拗相公”。
王安石舉家奉佛:其妻荊國夫人,集妾和女仆念佛,據(jù)佛教經(jīng)籍所載,其妻夢游西方,見己往生之后品位金臺;其子王雱,字元澤,少時著書十萬言,治平進士,好老莊之學(xué),尤喜佛經(jīng),曾著《佛書義解》,熙寧九年(1076)右遷龍圖閣直學(xué)士,以病未就職,不久病歿。
王安石因為中年喪子,頓悟人生無常;罷相之后,又感悟到世間真相即是佛性空理,遂舍建康之府宅為佛寺,即后世之半山寺,并請當(dāng)時大和尚克文作住持,時時率眾聽講,領(lǐng)悟佛法。
王安石貴為丞相,而能嚴持凈戒,常年茹素,執(zhí)持名號不輟,靜心參究佛法心要,讀《楞嚴經(jīng)》有省悟,乃撰經(jīng)解,予以弘揚;自稱半山居士,起居清簡,一如比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