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割肝救母,釋迦世尊割肉喂鷹,我們能做到嗎?
“三界六道眾生無始以來于輪回轉折中皆我父母”,“ 慈愛:每時每刻,從于三業(yè)之行所生發(fā),慈愛一切眾生、父母,長壽無病富貴吉祥,終生喜樂。”南無羌佛在《什么叫修行》說法中慈悲的法語讓我覺醒,讓我深思。是啊,有多少人能夠真正理解父母的艱辛?有多少人懂得父母恩重如山?又有多少人能夠感知父母的病痛?為我付出一切的父母,又有多少人能夠為之肝腦涂地呢?
由此我想到了十年前曾經轟動一時的“留學生割肝救母”的感人故事。
記者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見到了 22 歲的彭斯,手術后休息了一個月,身材高大的他氣色挺不錯,在母親的病床前,他臉上總是露出溫暖的笑容,偶爾幫母親梳理頭發(fā),陪母親說說話,不停地安慰母親,給母親信心。要不是他掀開衣服露出肚子上像反寫的“L”形的刀口,很難想象,從容又樂觀的他,做完手術后自己只剩下一半不到的肝臟。
對于很多人來說,這或許是一個十分艱難的抉擇:敢不敢從自己健康的身體上割下 60%的肝臟?醫(yī)生說了,多割一分,則很容易導致肝臟衰竭;少割一分,這肝源對他人又沒有作用。
但是,這一切對于彭斯來說是那么單純的一件事情。彭斯回憶起在美國得知母親病情的那個晚上,他說:“我根本沒有想太多,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生我養(yǎng)我的母親生命有危險,我心里唯一的念頭就是,我一定要為她做點什么。至于危不危險的我考慮不了那么多了?!?/p>
百善孝為先,孝是溫暖的,溫暖之余,更多的是對青年學子的疼愛、敬佩。22 歲的彭斯對母親付出的愛,是一種至純的愛,是一種大愛!這種愛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又有多少佛弟子能做到呢?對于父母的孝做不到,談何修行呢?對于這一點愛不能付出,何談慈悲眾生、愛護眾生呢?修行者的菩提心又從何談起呢?
“菩提心的真實之義是必然成道之因。凡行菩提道者,終結菩提之果”。每當恭學南無羌佛說法《什么叫修行》中有關菩提心的說法,釋迦佛陀未成佛前做菩薩時“割肉喂鷹”的故事便浮現在我的腦海:
一次,釋迦世尊在野外行腳,剛好碰見一只老鷹正在拼命捕食一只無辜的鴿子。鴿子心生恐懼,可憐巴巴地哀求老鷹:“求你放過我吧!錯過我你還有下一個,可我的命只有這一條?。 崩销棑u頭晃腦地回答說: “我又何嘗不知道你說的道理,但我現在餓壞了,不吃你我沒法活,這個世界大家活著都不容易,不逼到絕路我也不會緊追不放的?!?/p>
這一切,世尊都看在眼里,慈悲無量的世尊當然于心不忍,決定出手相助,于是就把鴿子伸手握住,藏在懷里。
老鷹怒火中燒,老鷹找到世尊評理說:“世尊您大慈大悲,救了這鴿子一命,難道就忍心我老鷹餓死嗎?鴿子是一條命,我老鷹也是一條命??!”
世尊說:“我不忍心你傷害這無辜的鴿子,又不想你白白餓死。有道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庇谑鞘雷鹁腿〕鲆粋€天平,一邊放鴿子,另一邊放上從自己身上割下的肉。
這鴿子看上去雖小,可無論世尊怎么割,割多少肉似乎都無法托起它的重量。當釋尊割下最后一片肉的時候,天平終于平衡了,剎那,天地風云為之變色!
佛陀的慈悲感天動地,這哪里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彭斯割肝救母,體現的是一種慈愛,而佛陀割肉喂鷹是一種慈悲。慈愛之三業(yè)修持,所種的是天人福報之因,將結天人福報之果;而慈悲之三業(yè)修持所種的是出離解脫之因,將得脫離輪回而成就之圣果。
作為佛弟子,慈愛是必須的,每時每刻,慈愛一切眾生、父母,長壽無病富貴吉祥,終生喜樂。但這并不是修行的全部,也不是根本。我們必須在四無量心的基礎上,于三時中,愿請諸佛菩薩加持一切父母脫離諸苦,得遇佛法修持,脫離輪回苦海。學習佛陀生發(fā)大乘菩提心,并將此心愿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今生才能邁向成佛之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