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云老和尚與一只白狐的神秘奇緣
核心提示:一只通體雪白的狐貍,一位近代佛門的泰山北斗,一段神秘莫測的奇特人緣,合營演繹了一場高僧與有情生靈的曠世傳奇,揭示了生命靈性的亙古本相。
虛云老和尚
白狐
1936年春,南華寺開春期戒壇,在戒期即將停止時,曹溪駐防軍第十六團(tuán)團(tuán)長林國庚來南華寺拜見虛云老和尚,他帶來了一只狐貍,其毛色銀白滑膩,喙凸起,尾巴細(xì)長蓬松,十分惹人愛好。團(tuán)長告訴虛云老和尚說這只狐貍的來歷很奇特:起先是獵人從廣州白云山捕獲。他的一個同伙趙某以四十元買下,本來盤算把它殺掉作補(bǔ)品。在將殺之時,他看到這只白狐用請求的眼光看著他,且?guī)谆卦偃凳?,遂生憐憫之心,于是用籠子將其關(guān)起來送到廣州動物園中。后來趙某因事被捕入獄,雖然其事并非他的錯誤,但案子卻久拖不決。趙某的妻子便向一個善于占卜的人尋問吉兇。還沒待他抽簽,簽筒中的一個簽已然在稍微晃蕩。于是她將其掏出,其所示內(nèi)容竟然是說她丈夫獄訟官司是因囚關(guān)白狐而遭致的果報(bào),并指導(dǎo)她南華寺現(xiàn)有高僧住持,應(yīng)該盡快將白狐送往放生,唯此才會讓案子迅即終了。趙某的妻子于是從廣州動物園贖回白狐,拜托林團(tuán)長將白狐送往南華寺放生。
聽過林團(tuán)長的陳述,虛云老和尚便收下了這只白狐。并為它說三歸五戒法。然后把它放歸后山樹林中。每當(dāng)饑餓時,它就會回到寺中找食物。僧人就給它喂以食物。奇怪的是自從云公給它說過三歸五戒后,它就不再吃肉了,而愛好吃生果。有時當(dāng)寺院的工匠用肉攙雜果類食物給它吃,它覺出后,隨即吐出來,還用前爪反復(fù)擦幾遍。爾后怒視工匠良久,竄出樹林,數(shù)日不返。
有一次,白狐被一村民追逐,于是它像一只猴子一樣迅速爬上一棵大樹,面向南華寺一向地哀叫。一個沙彌聽到后告訴了云公。虛云老和尚便趕往那棵樹下。見到云公到來,白狐便急速下樹,跳到云公所展示的長衫上,似乎一只家犬見到了主人一般。虛云老和尚便把它帶回寺院,因擔(dān)心它再次被人獵獲,就把它放置在一個大籠子中,天天放它出來走動時,它也不再到處亂跑,只在院中活動,再也不去樹林中了。
有一天,***主席蔣介石帶領(lǐng)隨從十余人來拜見虛云老和尚,走到曹溪門時,看到了這只白狐,蔣的隨從舉槍要打白狐,被蔣制止。而白狐搖頭擺尾地引導(dǎo)著蔣介石前行,走到大殿中,白狐便飛跑至住持室,咬著云公的衣角下樓。當(dāng)云公與蔣介石詳說了白狐的來歷后,蔣撫掌大笑,夸贊白狐的靈性。
當(dāng)虛云老和尚坐禪時,白狐就趴在云公的禪床上,見云公坐禪時間過長,它就不時的捋云公的胡須游玩,示意云公歇息。虛云老和尚睜開眼看看它,讓它不要混鬧撒野,它就安靜地趴了下來,不再混鬧了。
后來白狐不幸被車軋傷,拖著受傷的身體在地上挪動卻不能站起來。虛云老和尚看它時,它還勉強(qiáng)掙扎,示傷給和尚看。和尚知道其不治,哀憐它的痛楚,便開示它:“這個皮袋,無足留意,汝須放下,懊悔以前宿業(yè),一念之差,墮于異類,復(fù)遭惡報(bào),櫻此苦楚,此是宿業(yè)報(bào)滿,愿汝一心念佛,速得解脫”。白狐似會其意,連連點(diǎn)頭,叫了三聲而亡。云公為其配備棺木,依照亡僧的標(biāo)準(zhǔn),葬于南華山后。
動物不僅通人情圓滑,而且能夠體察人的意圖,并盡其所能地博得人類的歡欣,它們以無聲的說話給人以安慰,使人類的生活加倍豐富多彩,是以,我們?nèi)祟悜?yīng)當(dāng)生起悲憫之心,戒殺放生,善待眾生,以求得人類與自然的長久調(diào)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