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世的約定,令皇后與國王最后終能覺悟
很久以前,在一個名叫處留的地方,城中住著一位名叫優(yōu)陀羨的國王。國王長得威武英俊、聰慧豁達。王后名叫有相,容貌嬌美、舉世無雙,并且生性善良、溫柔賢淑,深得國王的寵愛。
當時,國中有一條律法——身為國王,不能親自彈琴自娛。然而國王的王后有相,自恃國王的寵愛,便和國王一同來到曲室,一起唱歌跳舞,共享歡樂。有相心想:「何不讓大王親自彈曲,我來跳舞?!?p>于是有相就嬌聲勸說大王彈琴。國王為了使愛妻高興,就彈琴奏起美妙的音樂。音樂起時,王后有相翩翩起舞,曲美舞更美,兩人都很高興。國王邊彈琴邊觀看愛妻跳舞的美妙姿態(tài),也陶醉在其中,只是過了一會兒,國王見王后的臉上忽然出現(xiàn)死相,心里一驚,再仔細一看,估計王后的壽命不會超過七天。于是,國王再也高興不起來了,便丟棄手中的琴,臉上現(xiàn)出悲慘的樣子,長嘆了一聲。
王后見國王不再彈琴,而且悲悲戚戚,就問:「大王!我一直受到您的恩寵,所以敢與您一起在曲室中彈琴起舞,共同歡樂。大王!您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為什么要棄琴長嘆?希望大王以實相告?!?p>起初,國王不語,但經(jīng)不住王后再三追問,便以實相告。王后聽后,心中很害怕,但仍然安慰國王說:「大王不必過于難過,我以前曾聽比丘尼師父說法,如果我能一心出家,即便是一天,也能生天。如今,我已命在旦夕,我該出家了,愿大王恩準!」
國王聽了愛妻的話,情深意長地對王后說:「妳且留在宮中,過了第六天,一定遵從妳的意愿,讓妳出家?!?p>這樣,國王和王后相互依依不舍,在恩愛又悲慘的氣氛中度過了六天,眼看第七天一下就到了。國王對夫人說:「你有善心,我準許你出家,如果你死后升天,一定要來看我,我等著你,不要忘了我們的約定。」
國王跟王后許下這個約定,王后答應了,于是齋戒沐浴,跟隨比丘尼師父剃度出家,受持八戒,當天就喝了石蜜漿。石蜜漿在肚中絞結(jié),她很快就死去了。神識乘著善緣,得以升到天上。有相雖然成為天女,但她仍記著生前與國王的誓約,便在一天夜里來到王宮。
剎那間,只見宮中一片輝煌,天光照著王宮,有如白晝一般。國王和眾臣一起出來,見一天女,國王就問:「妳是何人?」
天女回答說:「我是大王的妻子有相?!?p>國王見王后果真的生天了,心中無比歡喜,就說:「請到宮中坐吧。」
天女回答說:「我因為生前和國王有誓言,所以依約前來探望您。沒想到您現(xiàn)在已近污穢,權(quán)欲熏心,我勸您還是放棄世俗的欲望,出家修學佛法吧!」
國王聽到這話,心中頓時省悟,自己長嘆說:「現(xiàn)在的天女本來是我的王后,因為出家一天就得以升天,神通廣大,能見到世間的一切卑賤,我現(xiàn)在為什么不出家呢?我曾經(jīng)聽說過,天上的一塊指甲大小的地方,就能抵過一個閻浮提地,我現(xiàn)在僅有一個國家,又有什么可貪戀的呢?」
隨后,國王就把王位讓給兒子,出家修道,最后修成阿羅漢果。
所以《大智度論》在贊嘆出家功德時,有這么的偈語:
「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鶴能遠飛;
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深?!?p>這就是在說明出家功德難量,絕非世間福德可比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