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上努力 果上隨緣
今天是小丫頭新學期開學的第二天,因為平常給她灌輸了不少早起不遲到的思想,今天早上,小丫頭早早就主動起床,而且還一邊催我快起床。說是要快一點,不然就不能第一個到學校。在一切準備好,準備出門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她因為衣服的拉鏈沒拉上,表現(xiàn)出極度急燥的情緒。一旁的我看在眼里,心里感到好像哪里有點不對勁。
過去有一段時間,孩子總是拖拖拉拉, 我們夫妻倆就不斷給她灌輸思想,讓她早起,早到學?!,F(xiàn)在早起了,可是她的表現(xiàn)好像還不是我們所希望的那樣,究竟哪里出了問題呢?。
我開始反思,觀察到,小孩雖然追求早起和早到,可是全過程都很著急,只要有一點阻礙就會急躁。仔細想一想“著急”和“積極”可不是一回事啊!
“著急”的原因是過于注重結(jié)果。念頭一旦栓在了果上,就會缺少觀察,缺少變化,只想一條直線能夠直達目標??墒?,過程并非一定是直線,也不一定能直達。所以,“著急”的人在過程中稍有一點點障礙就會急躁煩惱,并且“著急”的人不善于在一個變化的過程中去運用智慧,用一個好的心態(tài)去達成目標。
“積極”是知道果更重視因。知道有個果,但這個果并不是能夠完全掌控,這個果是由因,緣和過程來達成的,因此“積極”的人就會把重點都放在因和過程中,而不是果上,知“果”而不被“果”所累,把念頭從對“果”的執(zhí)著中解脫出來,在觀察事務(wù)變化的過程中積極的去應(yīng)對去解決就可以了。
于是我把丫頭輕輕的拉到身邊,一邊幫她拉拉鏈,一邊跟她說,你知道著急和積極的區(qū)別嗎?然后我又同時表演了她著急焦躁的樣子,和她積極上進的樣子,她開心的笑了,知道這樣的著急不好看,問她明白了嗎,她笑著說明白了。她說積極就是很自信的樣子。
生活中孩子就是自己的一面鏡子,在孩子身上反射的就是自己對事物的理解和對生活的態(tài)度。許多事情在她身上行不通的時候,往往可能就是自己在這個問題上沒有搞清楚,或者觀察的不夠仔細,或者是自己并沒有很好地身體力行。
學佛之初就認為自己已經(jīng)明白透徹的因果道理,孩子的這件事情讓我感到,原來的認識只是停留在去惡積善的淺層面上, “因上努力果上隨緣”這句話更多的只有頭腦上理解,嘴上說說,實際生活中并沒有很好地去踐行。
回想起來,多少次下班回家,工作中的紛爭情緒,對工作中問題的擔憂和焦慮往往也都一并帶回了家,這樣不但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反而把負面的情緒帶給家人;多少回自己做了一點事情,或是幫助了別人之后,因為沒有聽到想聽的話,沒有看到想看到的別人的態(tài)度,沒有得到自己所期待的結(jié)果,于是就會心生不快;多少次在接引別人學佛的過程中因為對方暫時聽不進自己的觀點而著急,繼而說話就會極端激動…
以上種種,都是因為自己內(nèi)心對結(jié)果太過在乎而造成的。菩薩重因眾生畏果,菩薩勤于耕耘,隨緣收獲。我們往往沒有參透,沒能體行,不知不覺地在“因”與“果”里顛倒乾坤,往往在耕耘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擔憂收獲,所以心躁心累!
正確的態(tài)度是,要放下對事務(wù)結(jié)果的期盼,專注于當下,排除腦中一切雜念,心無旁騖全力以赴,不悔過去不懼未來,把此時此地此事做好是關(guān)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