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路上每天變化 0.01 結果是什么?你算過嗎?
(1+0.01)的 365 次方等于 37.7834343328
(1-0.01)的 365 次方等于 0.0255179644
上面的兩個算式給予我巨大的警覺 永遠不要小看 0.01 引起的變化 ,同樣是 0.01 的變化,如果方向不一樣,結果就天差地別,令人觸目驚心。
而反思我作為一名佛弟子的修行,(1+0.01)的 365 次方相當于什么?相當于努力、進步、堅持不懈;同理(1-0.01)的 365 次方相當于懈怠、退步、半途而廢。其區(qū)別就是在于你是以每天 1%的方式去前進還是倒退。
假如你每天步行 1 公里,并且每天以 1%的增幅去增加這個步行量,那么你走完中國由北至南最大距離(漠河至曾母暗沙)只需要 407 天(實際步行時間為 47 天)。換算下來則是你每天利用 2.77 小時來走路,那么 407 天你就可以完成這樣的壯舉。而每天我們不知不覺流失的時間卻不止 2、3 個小時。每天堅持 1%的進步、每天堅持不懈、每天花費 2.77 個小時,你就可以完成從未有人完成過的事情。如果你曾經(jīng)想過與眾不同,那么實現(xiàn)它的方法,在這里我想你已經(jīng)可以找到答案了。
假設一個人平均日收入 100 元,那么他的一年收入為 36500 元。如果老板因為你工作上的不積極,每天扣除你 1%的工資,那么第二天你能拿到 99 元的工資,第三天 98.01 元、第四天 97.03 元,看上去是沒人在乎的 1 元、2 元的差距,而實際上你一年所賺的錢卻只有 9744.82 元。即每個月只有大概 812 塊錢的生活費用。在中國一個普普通通工作的人月工資 3000 元(小康社會:城鎮(zhèn)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 元)是比較正常的,但如果你懈怠、麻木、停滯不前,使你的生活變壞只需要 1 年時間,代價是每天 1%的退步,而這 1%往往是我們口頭里的差不多、馬馬虎虎或者是自認為“力不如前”的得過且過。
曾經(jīng)有學生問哲學家蘇格拉底,怎樣才能學到他那博大精深的學問。蘇格拉底聽了并未直接作答,只是說:“今天我們只學一件最簡單也是最容易的事,每個人盡量把胳膊往前甩,然后再盡量往后甩。”蘇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說“從今天起,每天做 300 下,大家能做到嗎?”學生們都笑了,這么簡單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問學生們:“哪些人堅持了?”有九成的學生驕傲地舉起了手。一年后,蘇格拉底再一次問大家:“請告訴我最簡單的甩手動作還有誰堅持了?”這時,只有一人舉起了手。他就是后來的古希臘另一位大哲學家柏拉圖!
1%雖然是很微小的變化,但這微小到生活中很多時候可以忽略的變化,在加以堅持時,卻往往能給人帶來“夢中驚坐起”般的震撼,甚至是覺得事實反而變得“不切實際”了。
就如蘇格拉底與柏拉圖師徒一樣,生活中除了得過且過的渾渾噩噩,還應該有如同對哲學真諦追求般的,堅持不懈的思考與進取。就如生活的“茍且”并不是我們的全部,還應該有追求“夢與遠方”的權利與意愿。
尤其對學佛修行的人來說,每天有 1% 的進步,也就意味著修行中的精進,如果一個人在學習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如來正法時,每天有 0.01 的進步,而一年下來,他將會是曾經(jīng)發(fā)心精進的那個自己的 37.8 倍,積累的福報是 3678.34 而不是 365;而如果我們比別人每天落后 0.01,則一年下來,我們將是別人的約 0.03,所修行的功德更是百千萬倍的差距,同理,如果以五年計,十年計,那已經(jīng)無法衡量了。
而作為一個“佛弟子”,往往有人已經(jīng)看透繁華世事猶如水中之月,并不能得到你所認為的“美好”。但發(fā)出心愿想通過修行得到“了生脫死”的成就時,卻發(fā)出“自己可以達到那遙不可及的成就么”的迷?!,F(xiàn)在請你捫心自問,在如此震撼、醒世驚人的例子下,你還不能堅定信心,并鼓起勇氣堅持那每天 1%修學如來正法的進步么?還會迷茫著停滯不前,怯怯懦懦不敢去發(fā)現(xiàn)自我、挑戰(zhàn)自我么?
因此,當偉大的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如來正法傳給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時,我們還有資格去質疑懷疑、去束之高閣而懈怠嗎?還有時間去迷茫、痛苦而停滯不前嗎?懶惰是退步,堅持是
進步,而進取是升華!不去討論什么前世、往昔如何。今生此時、當下立斷!請用你那堅持不懈的 1%,“倔強”而不肯“茍同”的自我。打破生命輪回的桎梏,去達到自己未曾到達的人生巔峰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