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佛教?什么不是佛教?
什么是佛教
什么不是佛教
摘自 《優(yōu)曇缽花再現(xiàn)》
文:黃勝常
在了解佛教之前,我們先要知道什么不是佛教?在我們社會上,有許多高僧大德稱他們的事業(yè)為宗教事業(yè),社會稱他們?yōu)樽诮填I袖,他們自己也這樣認 同,儼然佛教是一種宗教,這一點,我們?nèi)f難茍同。佛教絕對不是宗教,因為,佛教沒有具備任何宗教所必要的條件。一個具足資格的宗教,必須有下列各種條件:
1
它必須有一個全能全知的造物主,這全能全知的造物主依照他自己的意志,創(chuàng)造了宇宙萬物、六道眾生(包括人)。佛教不承認這個,佛教也沒什么外在的造物主。
2
這個造物主,依照他的意志操作運轉宇宙、六道眾生(包括人)。
3
任何宗教都認為人是卑微的東西,他沒有自救的能力,必須要作為沒有個人意志的奴仆,因此,他對造物主必須稱之為主稱他自己為奴仆,更要做一個好的、順從的、馴服的奴仆,以得到造物主對他的憐憫,然后才能被造物主恩準進入天堂,永不墮落。如果他不能討好造物主,那他即將受到最嚴酷的懲罰,被打下地獄,永不復出。
4
一切的宗教,都講求兩個字,那就是信仰,任何宗教,你可以和他探討辯論,但只要你最后問到造物主時,就不可以再往下多問了,因為,造物主的意旨就 是一切,你不可以對他有所懷疑。此時,只有信與不信的問題,信仰什么?信仰造物主的意旨,絕對不可以對造物主提出絲毫懷疑。像這些先決條件,佛教 都沒有。我們不強人信仰,只以理服人,說的口眼心服,再勸人去學學佛的身教和言教,因為那是最好認識、覺悟真理的途徑。
5
每一個宗教都有一個教主,此教主自己認為他是神的代表,比如耶穌說,他不只是代表,而且是神的兒子。在回教來說,他們有穆罕默德,他是神的使者,他們 都是教主,這些宗教是由他們創(chuàng)立的。這些宗教有他們的組織,有他們的階級、層次、職稱和領導系統(tǒng),而佛教沒有,釋迦牟尼在世的時候,如果他有欲望想成為一 個教主的話,真是易如反掌。當他成道之初,就有許多國王大臣、皇親貴族、豪商巨賈、高僧大德追隨他。他在人間弘法四十九年,徒眾遍及恒河流域、上下兩岸, 勢力之大,甚至于瓦解了印度最有權威的國教婆羅門教,并且從理論上摧伏了九十六種外道。當時他有極大的勢力,但是他無意成為一個教主。他原可以輕而易舉地 大占地盤,大搞宗教組織,大建廟宇,實際上他都沒有這樣做。釋迦牟尼在世時,沒有興建過一間廟宇,樹立過一座佛像,頒布過一部經(jīng)典,這說明,他從來沒有企 圖要建立宗教系統(tǒng)??偠灾鸾探^不是宗教。
有些學者也同意佛教不是宗教,他們說佛教是一種高超哲學思想。他們錯了,佛教絕對不是哲學,何以故?
1
哲學必須依照二分法來進行分類定性。二分法的思維方式從一開始就要搞清楚:這種哲學思想是唯心論還是唯物論;是一元論還是多元論;是有神論還是無神 論;是性善論還是性惡論。佛教既不唯心也不唯物;既非一元亦非多元;既不屬有神論也不屬無神論;既非性善亦非性惡,因此,佛教不是哲學。
2
任何哲學思想都必須依照邏輯學來進行思維探討邏輯學的三大定律:
第一為同一律:即A就是A,B就是B。
第二為矛盾律:A絕不是B,B絕不是A。
第三為排中律:一件事物,不可能同時既是A又是B。
哲學最基本的就是靠這三大定律來進行一切思維推理。但是,佛教的整個思維方式卻一腳把這三大定律給踢翻了。
佛
經(jīng)上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又說:煩惱即菩提,又說: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還說:眾生是佛,佛是眾生。這種佛教的思維方式和哲學大異其趣,完全背道而馳,因此佛教絕不是哲學。
佛教既不是宗教,又不是哲學,那么,佛教究竟是什么呢?簡單的說,佛教就是那個覺悟者的言教和身教,學佛的目的,就是要學那個覺悟者的言教和身教,而從一個不覺悟者變成覺悟者學做佛,學做佛的人就是佛教徒。
微信分享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