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春江:第八十六、病比丘的看護
第八十六、病比丘的看護
有一次,佛陀與比丘們游化到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住在城北郊外迦蘭陀竹園的竹林精舍。
那時,王舍城中有一位比丘得了重病,嚴重到連大小便都無法起床,但卻沒有其它比丘來探視看護,任他在床上日夜怨嘆:
「為何世尊獨獨不憐憫我???」
佛陀以天耳神通,聽見了那位病比丘的怨嘆與呼喚,就對比丘們說:
「我和你們一同到各處寮房走走,看看你們住的地方?!?/p>
佛陀借著這個理由,帶著大家來到病比丘的寮房。病比丘掙扎著要起來迎接佛陀,但卻起不來。
佛陀阻止他說:
「躺著就可以了!比丘!不要起來,我可以自己找位子坐。你的病好些了嗎?」
「世尊!我的病越來越重了?!?/p>
「比丘!看護你的人在哪里呢?有人來探視你嗎?」
「沒有,世尊!自從我得病以來,都沒人來探視我?!?/p>
「比丘!當你還沒生病時,有沒有常常探望其它病人呢?」
「沒有,世尊!」
「比丘!平常你都不探望病人,所以今天才得不到別人的照顧。比丘!現(xiàn)在你不要害怕,我親自來照顧你,讓你不缺什么。雖然我的成就在今日天上人間中最高,但我也能照顧任何病人:對得不到救護的人施與救護;做盲者的眼目;救護生病的人們?!?/p>
說完后,佛陀親自為他清理排泄物,擦洗身體,換洗衣服床單,整理床鋪,打掃房間,還親手喂食。
做完這些,佛陀利用這個機會,教導這位比丘說:
「比丘!應當舍離三世輪回的大病,怎么說呢?出生時,有在胎中不自由的災難,出生后,有老病死的苦迫。人一老,生理機能變差,病痛隨之而來。生病的人,或躺或坐地呻吟,各種病癥接踵而來,最后難逃死亡。死亡,識與形體崩離了,然后往生善趣或惡趣之中。罪惡多的,往生極苦的地獄,也有生為畜生的,被人驅使,受很多苦,也有生為壽命長達數(shù)劫之餓鬼的,咽喉食道細小如針,難以吞食,又常受到鞭打。福報好的,生在壽命長達數(shù)劫的天上,但也難免于恩愛別離之苦,欲望難以滿足。只有修證賢圣之道的,才能離苦。
有九種離苦之人,所謂阿羅漢、向阿羅漢、阿那含、向阿那含、斯陀含、向斯陀含、須陀洹、向須陀洹、種性人,這些都是如來的弟子。所以說,如來的出現(xiàn),真是難逢;能出生為人,而且生于能聽聞佛法之處;能遇見善知識;能聽聞佛法,更是難得的機會。你應當了解:現(xiàn)在如來在世間宣說正法,你又沒有生理上的缺陷能聽聞正法,如果不努力修學,失去這樣的機會,后悔就來不及了,這是我的教誡?!?/p>
這位病比丘經過了這番教誨,即證得解脫,病也好多了。
佛陀回去后,要尊者阿難集合在王舍城附近的比丘,當眾制訂了僧團成員生病時的看護制度:如果生病比丘沒有弟子,則應當由大家輪流排班看護。
按語:
一、本則故事取材自《增壹阿含第四四品第七經》。
二、故事中說到九種人,即四雙八輩賢圣之人,加上「種性人」。所謂種性人,簡單說,就是泛指修學接近向須陀洹,但還未到達的人。
三、「死亡,識與形體崩離,往生善趣或惡趣之中?!乖浳淖鳎骸阜驗樗勒撸紊穹蛛x,往趣善惡?!蛊渲小干瘛箲獮椤缸R」之異譯,而「形」,指的就是「身軀」,所以嘗試白話為「識與形體崩離」。但依「攀緣四識住」(《雜阿含第六四經》,《相應部第二二相應第五五經》亦同)與「此陰滅已異陰相續(xù)」(《雜阿含第三三五經》)的經義,「識」,是不能單獨存在的,也不能不隨因緣變化,應當以這樣的基礎去理解「識與形體崩離」這句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