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漸模糊的目標(biāo) 走不回來的小和尚
逐漸模糊的目標(biāo),走不回來的小和尚。(圖片來源:資料圖)
靜夜讀書,一則禪門公案故事令我沉思良久。
某日,寺院要擴(kuò)建殿堂,有一棵名貴的銀杏樹需要移栽到其余地方。住持命他的兩個學(xué)生去做這件事,搞妥后回來復(fù)命。兩人來到樹前開始挖土移樹,但剛挖了幾下,一位小和尚就對另一位說:師兄,我這把鐵鎬木把壞了。你等著,我去修一下再挖。師兄勸他移完樹再修不遲,他說:那怎么行?用這樣的鎬要挖到什么時刻呀!于是小和尚去找木匠借斧頭,木匠說:真是不巧,我的斧頭昨天砍器械弄壞了,就讓我用菜刀給你修一下吧。小和尚聽了說:那怎么行,用刀修得又慢又不好,讓我去找鐵匠把你的斧頭修一下吧。小和尚帶著斧頭去另一個村莊找到鐵匠,鐵匠苦笑著對他說:我的木炭剛用完,你看小和尚放下斧頭,又去山中找燒炭的人,燒炭的人對他說:我已經(jīng)好多天沒有燒炭了,因為找不到牛車去把木料運到這里來。小和尚又去找一位專運木料的車把式,車把式說:你看我的牛生病了
幾天之后,當(dāng)僧人們經(jīng)由四處打聽找到這位小和尚時,他正提著幾包草藥促從一個集鎮(zhèn)向車把式的村莊中趕。人人問他買藥干什么,他說為牛治病,又問他為牛治病干什么,他說要用牛車運木料挖樹的事,他早已忘到九霄云外了。
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小我都邑碰到或者經(jīng)歷這樣的事。認(rèn)賣力真忙碌,辛辛苦苦奔走,到最后聽到有人問你在干什么時,卻惘然不知若何作答,因為在目標(biāo)的賡續(xù)轉(zhuǎn)換中,那個最初的目標(biāo)早已逐漸模糊以至消失了。
在人生的過程中,那個最初的目標(biāo)就是我們的寶貴自我生命存在的意義和根據(jù),丟棄了它,就只能像一個空殼人一樣在這個世界上浪蕩。
無論碰到若干艱苦和曲折,也不論走出有多遠(yuǎn),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因為我們必須有個家,必須回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