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人物故事:蘇東坡指使歌妓試探佛印,結果……
佛印與蘇東坡既成莫逆之交,自然無所忌諱,兩人常常喜歡開玩笑。
有一次,東坡帶了個歌妓去游潤州,這個女孩子名叫琴娘,長得娥眉蓮臉,體態(tài)輕盈,雅淡自然,如花似玉,而且善知音律彈得一手好七弦琴,東坡就偕她去見佛印,也不管和尚的清規(guī)戒律。佛印是悟透佛理的人,毫不顧忌這些,大家談起琴棋書畫來,倒也津津有味,十分投機。
東坡心想,這和尚一向瀟灑,腹有文才,古來才子皆風流,他如此清苦,豈能耐得?我原想勸他還俗出仕。只是不好啟齒,今日這般風景,我且試他一試,如若破戒,就勸他還俗;即使不成,也足見他的清高。于是把琴娘喚到一邊,對她說:你看這和尚談吐不凡。席中與你交談,似乎對你頗有意思。這和尚貪睡,你今夜可趁和尚熟睡時,到房中相伴和尚就寢,須要了事,取得證據(jù)來。我自會賞你三千貫錢,作房奩之資,你嫁得個良人,也有個好歸宿。倘若不然,定然重責。琴娘一聽,嚇得顫做一團。但又無辦法,只好說:愿聽東人吩咐。到得和尚住處,只見佛印在床上呼呼大睡。
琴娘坐在和尚身旁,但聽得鼻息如雷,宛如扯風箱一般,又不敢大聲呼喚,無計奈何,只好坐旁邊守著。一直到天明時,都未見和尚醒來。俯身看去只見和尚雙目緊閉,眼見得是無法使和尚醒覺了。而這樣不能同和尚了得事,次日豈不是要受到責怪,性急之下,不覺落下淚來。卻好眼淚滴在和尚的臉上,佛印忽然驚覺,睜眼看時,只見一個如花似玉的女子,坐在身邊,忙大驚問道:你這女子,到此做甚?琴娘見問,且驚且喜,忙道個萬福,把原委說給佛印聽知。
佛印聽后說:此言差矣,貧僧席間閑談,只因對琴棋書畫有所偏愛,豈有他意。小娘子請速回,不然外人見了,豈不累我清德。
琴娘那肯就此罷休。便流著眼淚說:師父,你要不從,我明日必定挨竹板子,這叫小女子如何受得?且我已在此等候一夜,在一個屋子里面,外人不知內(nèi)情,若說有累,師父和小女子都已落下了個名聲,怎說得清楚?
佛印聽了,想了一會后,哈哈大笑說:是了,這必是蘇學士試我禪心是否堅定?你且去,我自有道理,定不叫你為難。見案上有文房四寶,便拈起筆來,在那粉白的墻上寫上四句詩句。詩曰:
夜來貪睡上床眠,
不覺琵琶在枕邊,
傳語翰林蘇學士,
不曾彈動一根弦。
寫完對琴娘道:吾且暫去,蘇學士問起,你可將壁上詩句念給他聽,自會無事。說罷邊揚長而去。
琴娘無奈,只好將詩句照樣抄寫一份,拿去見東坡。東坡一見,心中大喜,說:真是個有德的禪僧也。對琴娘說:無你的事了。便賞了琴娘三千貫錢,囑她擇嫁良人。
自這事以后,東坡更加敬重佛印的清德,二人的友誼愈加深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