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虹:吃本來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和陶虹約的采訪時間,正好是中午的飯口。
走進一家魚肉火鍋店,火鍋冒著熱氣。
坐定,點菜,陶虹投來默許的目光。點完菜,她才慢慢地說我吃素,已經(jīng)一年多了。
后來才知道,她最后才說自己吃素,一是怕別人吃飯點葷菜不方便,二是擔心說自己吃素好像是在變相地說別人。
從魚談起
陶虹一身素裝。人很純,那種純,準確地說是一種干凈。那種干凈,不只是指她的衣著,還包括她的內(nèi)心。
我也點了幾盤時蔬。
你吃鍋邊菜行嗎?其實我說得不準確,魚肉就在火鍋里。
沒關系。她說著用筷子夾起盤子里的菜下到鍋里。
我不注重形式,隨遇而安。陶虹說。
2013年年初,電視劇《紅色》播出時,我就下意識地感覺到我要吃素了。她說。
陶虹接著說:《紅色》第一集剛一開始,男主角就拎著一條魚。那條魚幾乎一直貫穿那部戲的始終。那是一條死魚(道具),但它在我的眼里,也曾經(jīng)是一個生命我看著那條死魚,心里莫名的別扭,我想了許多,一個最大的念頭就是,今后我大概要吃素了。
那條魚,讓陶虹重新開始思考人生。
飯間,我注意到陶虹一片魚也沒吃。
我說:假如你吃片魚會有什么感覺?
她道:我的嘴好分裂。剛開始吃素的時候,假如看見魚想吃,但吃一點說到這時,陶虹給我做了個囧的表情。我始終在想,是我的身體想吃呢,還是我的精神想吃?為什么吃下去?
吃與不吃
陶虹和我聊家常,聊孩子,聊家里的老人。幾年前,我懷孕,生下女兒。那幾年,我經(jīng)歷了人世間的生老病死,父母因為疾病相繼離世了。我想了許多,我有各種的遺憾和困惑,糾結和埋怨。
話題似乎有些沉重,輕松的吃飯,又談到了生死。從陶虹的表情,我發(fā)現(xiàn)她似乎已經(jīng)覺察到了。
吃是順嘴的事,是習慣。但我很小的時候,就時常在想,這個飯我需要吃嗎?人為什么要吃飯呢?吃了那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你看,現(xiàn)在有多少人的病是吃出來的呀!
有了孩子以后,陶虹很少在外吃飯。更多的時候,她喜歡靜下來。
吃與不吃,還是女兒給她的提示。
陶虹讓女兒吃飯,可女兒不想吃。她就想自己兒時吃飯的時候媽媽在身邊,當時的自己多像眼前的女兒。不想吃,是身體哪里出錯了?也許是體內(nèi)不需要,也許現(xiàn)在就不應該吃?順其自然吧,倒釋然了。不吃。想吃就吃。女兒很健康。
吃的體驗
吃素以后,陶虹開始注重吃的體驗。
在我人生自認為最好的時候和最不好的時候,我就思考人生。人活著就是為了吃嗎?但不吃又怎么能活著呢?我開始吃的體驗
吃的體驗就是人生的體驗。陶虹這樣說。
那天,我們還談到了導演王潮歌,陶虹對王導吃是一件很神圣的事頗有同感。
陶虹說:吃的確是很神圣,這本來也是吃的意義。你吃進去了應該吃的東西,肉體和精神結合后展現(xiàn)給別人的樣子簡單地說就是干凈的,是一種愉悅?,F(xiàn)在我們中國人可以說是有太多的東西可以吃了,但有些人不加以選擇,吃得又太多太復雜了,吃了很多不該吃的東西。吃本來是一件簡單的事,人生也本是一件簡單的事,但現(xiàn)在很多人從吃上就把人生變復雜了。
吃的投票
吃素后,陶虹覺得自己更敏感了,我現(xiàn)在活得很清醒。人生,少吃、吃素、運動,保持好的情緒??鞓肥侨松南硎?,痛苦同樣也是人生的享受,它都是看清自己面目的過程,都是一種人生體驗,關鍵是你怎樣看待。
鄰桌的顧客正在買單。
陶虹說:看著他是在買單,付的似乎是鈔票。其實,他不是在買單,而是在投票,他在投他選擇什么樣食品的票。說得嚴肅一點,就是他對待這個世界的態(tài)度。你是投給被宰殺的牛羊豬,還是投給環(huán)保的瓜果桃?你是投給賭博,還是投給公益?你手中的選票,到底愿意支持哪一邊?又豈止是吃的選票?
人物檔案
陶虹,1972生于江蘇無錫。1997年,她主演的電影《黑眼睛》獲敘利亞第10屆大馬士革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女主角、中國1998年度華表獎最佳女演員、第18屆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1998年,陶虹畢業(yè)于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現(xiàn)為國家話劇院演員。
陶虹熱愛公益事業(yè),她是倡導環(huán)保家裝的綠絲帶公益活動大使、抗癌公益宣傳大使、海洋日形象大使,她還是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天使之愛基金形象代言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