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磚成鏡”與打坐成佛的誤區(qū)在哪里?—讀懷讓禪師與馬祖道一故事有感
許多修行人都喜歡參禪打坐,以為只要功夫下到了就可開悟乃至成圣、成佛。這種做法對嗎?讓我們看看這個流傳甚廣的禪門公案,或許你能從中領悟到修行的真諦。
馬祖道一是禪宗洪州宗的祖師,年輕時曾受教于衡山懷讓禪師。那時候的馬祖道一非常相信只要堅持打坐就能成就,于是一門心思參禪打坐,每日精進修持從不間斷,雖然如此可道力卻未見增長。
懷讓禪師知道了這個事情后問他:“你終日坐禪是為了什么呢?”
馬祖道一回答:“為了成佛”。
于是懷讓禪師找了一塊石磚,在石頭上拼命地磨了起來。
馬祖道一不解地問道:“師父磨磚干什么?”
懷讓禪師看也不看他一眼,一邊磨磚一邊說道:“我要把這塊磚磨成鏡子”。
“磨磚能成鏡子嗎?”馬祖道一詫異。
懷讓禪師哈哈大笑:“既然磨磚不能成境,那么打坐就能成佛嗎?”
馬祖道一內心一動,問道:“弟子應該如何起修呢?”
懷讓禪師語重心長地說:“這個道理就像是有人駕著一輛牛車,如果車子不走了,你是打車還是打牛呢?”
懷讓禪師的話淺顯易懂,牛車不動,當然要打牛。學佛修行要成就,首先要按照佛陀的教戒老老實實修行,要嚴守戒律,行十善,修六度,發(fā)菩提心,這樣才能享受到佛菩薩的加持,修“定”才能生用,進而開敷智慧。這就是 戒生定、定生慧的道理。如果我們不能時刻看護自己的心念,修正行為,而只顧打坐,即使再用功也無濟于事,注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關于這一點,如果我們學習了南無羌佛《淺釋邪惡見和錯誤知見》就會明白,認坐禪是修行是錯誤知見,也正因為馬祖道一曾經犯了這一條,懷讓禪師才用“磨磚能成鏡”來教化馬祖道一。
修行就是指我們平時的言行是否符合佛陀的教戒,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對待眾生是否慈悲,身語意是否與佛菩薩三業(yè)相應。如果只知道禪修打坐做功課,而忽略了修行,就如“磨磚成鏡”一般,不可能獲得成就解脫。
“有行無功步不前,有功無行如無腳?!敝恢蓝U修打坐做功課,卻忽略了修行,就像人沒有腳,根本走不到目的地的。當然,如果只修行而不修法也是不行的,就像人雖有腳卻邁不開步子,同樣走不到目的地的。只有修行修法相結合,才能功行圓滿證道成圣,獲得成就解脫。
撰文:流水三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