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故事:佛門奇人說走就走當(dāng)日投胎笑對故人故交
編者按:今天這篇故事,出自《宋高僧傳》,主人公是唐代高僧圓觀法師。圓觀法師之事在歷史上影響極為久遠(yuǎn),后世所謂“三生石”即源出于此。只是在流傳過程中,法師名字也已改變(拜見蘇東坡撰《僧圓澤傳》)?!端胃呱畟鳌吩闹惶岬綀A觀法師轉(zhuǎn)世后唱竹枝詞,后世流傳版本則連歌詞都有,個中第一首是:“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fēng)莫要論。忸捏情人遠(yuǎn)相訪,此身雖異性常存。”
三生石上舊精魂:最動人前世今生故事(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圓觀法師交卸完畢,結(jié)跏趺坐安然圓寂。(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十二年后靈隱寺邊,兩世之交再度相見。(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三生石(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三生石之傳說(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唐朝洛陽慧林寺有一位圓觀法師,不知是哪里人,住于洛陽城中。圓觀法師生性疏闊簡樸,勤于學(xué)佛,卻又喜好從事世間臨盆,獲得無數(shù)田產(chǎn)園林利益,當(dāng)時人稱他為佛門富豪。除此之外,圓觀法師舉止行為也很特異,并且通曉樂律。
代宗大歷末年,圓觀法師結(jié)識李源,兩人成為失態(tài)石友,友誼深摯。李源父親李澄曾任太守,天寶末年身陷賊人之手,李源于是將家中家當(dāng)施舍給洛陽城北的慧林寺,將父親李澄的
別墅
,作為慧林寺的公用家當(dāng)。李源自己每日應(yīng)用一個飲食器具,隨慧林寺僧眾一路飲食,如斯這般過了三年。
李源喜好服食仙方,一日溘然約圓觀法師一路游歷四川青城山、峨嵋山等仙家洞府,訪求仙藥。圓觀法師想走斜谷從長安入蜀中,李源則想要從荊州進(jìn)入三峽,兩小我爭執(zhí)這兩條路線,經(jīng)由半年都沒說服對方。李源感嘆:“我已不再侍奉皇帝貴爵,是以游行之時,實在不想再走洛陽、長安兩京間的官道!”圓觀法師沉吟許久,嘆道:“出游在外,確實不必堅持走哪條路,那就依你意思走吧?!?/p>
于是兩人就從洛陽出發(fā),南下荊州,再沿長江上行,進(jìn)入三峽。這日行經(jīng)南浦,在停泊舟船時,看見幾位婦女穿戴絲質(zhì)衣帶、錦繡衣服,戴著耳環(huán),背負(fù)小水瓶在溪邊打水。園觀法師看到之后,當(dāng)下垂頭流淚不已:“我之所以不想走這條路,就是生怕碰到這位婦人?!崩钤丛尞惖貑枺骸白詮倪M(jìn)了三峽,我們見到如斯穿戴的婦人也不少,為何偏偏見到她就流淚?”
圓觀法師無奈說出實情:“這位婦女乃是王氏,是我下世寄身之處。她懷孕已三年,至今尚未臨盆,恰是因為我未前來。如今既然已經(jīng)見到,我的性命也就有所歸屬,這恰是佛家所謂的死活輪回。請師長教師用符咒令其盡快臨盆,并且稍微逗留幾日,把我尸體葬在山谷之間。等到王家生下兒子,洗澡嬰兒之時,也愿望師長教師能前來拜訪。假如那時嬰兒能沖師長教師一笑,就是依然認(rèn)得師長教師。再往后十二年,時傍邊秋月圓之夜,專門約定在
杭州
錢塘天竺寺之外,乃是與師長教師的相見之期?!?/p>
李源聽完法師這一番話,后悔自己當(dāng)日堅持走這條路,導(dǎo)致圓觀法師喪命于此,悲痛哀痛,難以言表。李源根據(jù)圓觀法師所說,召那婦人前來,并告訴她可以令其順利臨盆,婦人聞言,歡樂踴躍地跑回家。不久,她的親戚族人前來聚集,以干魚濁酒在河干奉送李源。李源于是前往女子家中,授以符咒之水。圓觀法師這邊,已經(jīng)洗澡完畢,更換新的衣裝,隨后結(jié)跏趺坐,安然圓寂。圓觀法師剛剛斷氣,那王氏就順利產(chǎn)下一子。三日之后,李源前去看新生兒,從襁褓中抱起嬰兒,走到方中通亮之處,果真看見嬰兒沖著李源笑了一笑。李源再次感傷流淚,就把此事原委具體告訴王氏婦人,王氏獲悉此事,隆重厚葬圓觀法師。第二日李源就調(diào)轉(zhuǎn)船頭,回到慧林寺后,詢問圓觀法師學(xué)生,才知圓觀法師事先早已有過吩咐。
李源時常憶念十二年后杭州再會之約,十二年后中秋之期,前往天竺山寺。那天夜里,月亮皎潔光明,李源溘然聽到葛洪井邊,有牧童在歌唱《竹枝詞》,乘一頭牛,一邊敲擊牛角,一邊清歌詞曲,頭上綁著兩個發(fā)髻,身上穿戴一襲短衣,漸漸來到天竺寺前。李源仔細(xì)打量,發(fā)明牧童恰是圓觀法師轉(zhuǎn)世,面相神色幾乎一致。李源趨前作禮:“不知觀公是否健康?”牧童答道:“李公真乃守信之士,如今你我圣凡殊途,小心不要再接近我。你世俗之緣尚未盡,只要精勤修行而不腐化,將來還能再會。”李源不知道說什么,只能無言以對,望著牧童,潸然淚下。牧童說完又唱起《竹枝詞》,漸漸離去,歌詞殷切,曲調(diào)高昂,可惜李源心亂如麻,無法知道所唱歌詞之意,只能感嘆:“真是得道高僧,雖然近在咫尺,卻又懸遠(yuǎn)相隔,圣凡之路有別,確有其事!”
微信分享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