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再讓這樣的習氣毀了自己
“你什么意思?就不能好好說話嗎?”一陣怒吼之后,不歡而散。
因為公司的一個流程沒有明確,而同事的說話方式令自己感覺到不舒服,對方后續(xù)的做法也令一個小事升級,把第三人又牽扯進來,令我無法容忍,當場火冒三丈。
一陣搶白之后,我便不再理會其他人,心中仍是憤憤不平。這就是我的脾氣。
漸漸的,腦中開始浮現(xiàn)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教導,我開始有點后悔自己的態(tài)度和言語了,明明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因為自己的配合不情不愿,導致后續(xù)的第三者介入,而自己又一錯再錯,把憤怒升級,令原本關系還不錯的兩人,心中存了一個介蒂。
第三世多杰羌佛《世法哲言》中說道:“久執(zhí)之爭,是為雙錯,原何也,互見其過兮,互識自優(yōu)兮,久之誤重,則弗見其對惱耳,由是無爭于執(zhí)也?!彪p方長時間互相執(zhí)著的一種爭斗,相互說長道短的一種爭執(zhí),實際上是大家都有錯,而不是某一方面的錯誤。這里的主要原因,是大家互相之間,都只看到自身的優(yōu)點,總覺得自己有理,而沒有注意各自的缺點、各自的不足、各自的錯誤,你說我的過錯,我說你的過錯,雙方爭執(zhí)不下。其實相互不讓爭強斗勝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私心雜念的表現(xiàn)。而時間越久錯誤就越重。這時候如果我們反過來想一想,你在指責對方時,他痛不痛苦、煩不煩惱?我們在說他的時候,對方一定會很煩惱、很痛苦的。所以,如果我們把私心雜念去掉了,就不會去一昧的責怪對方的不是了,而多作自我批抨,這樣,自然就沒有爭論可存了。
如果在事件發(fā)生的一開始,我只是需要一個很平和的態(tài)度兩個字回復:好的!那么所有的后續(xù)都會結束在當下。不管事件起因為何,過程是什么,如果我們都秉著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不念人過,不思人非,不計人怨,便不會有這么多令人后悔的事情。
回頭看一看佛陀所寫的楹聯(lián):忍里修和瑞日月,德中仁者壽山河。感受到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慈悲與自己的羞愧,心境慢慢趨于平靜后,想著找機會與同事言和,也為自己寫下了:少言多思慎行!
感覺到自己近來因為聞受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時間變少了,情緒變得容易波動,經常是馬后炮,事后后悔;而在以前,雷打不動的固定聞法,心態(tài)就較平和,在公司做事,也總是謹記佛陀的法音教導,不管是不是份內事,能幫人解決的,就替同事解決,在公司里的口啤也是脾氣好,做事放心,得到公司老板的肯定,工資也跟著漲了。如果我繼續(xù)象今天這樣亂發(fā)脾氣下去,最終會導致人心盡失,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只會一步步消失。所謂一分因一分果,所有的好與壞,都是自己所造所受,半點不虛假。不能再讓這樣的習氣毀了自己!
慶幸自己今生有此福報,得遇正法,得遇佛陀住世,得聞佛前教誨!感恩之情無以言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