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礙清凈慧 皆依禪定生
向生凈土
2024-06-24 11:02
保持優(yōu)越的心情等于最好的攝生之道。前人攝生之道,是「僻靜無為,恬澹虛無」,只要心靈純凈而不雜,保持閑逸清凈的思惟,便能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喜怒哀樂人皆有之,儒家貴于調(diào)和,《中庸》云:「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贡3中膶庫o、不動,心能隨處作主,進退得宜。佛法中更進一步,面對外境,這念心能夠清楚明白、如如不動,定慧不二的這念心就是禪,就是《金剛經(jīng)》所說的「無住生心」。
工資什么會煩躁、焦炙、情緒失常?因為心不得安寧。禪是安定的心,這念心安定下來,就能產(chǎn)生聰明,轉(zhuǎn)化煩惱。故經(jīng)云:「無礙清凈慧,皆依禪定生。」透過禪修凈化身心,令身心清凈、安詳安閑;此外,禪修更有助于沉淀思緒,增強正向思慮,以無礙聰明面對生活中的順困境界。
以前有一位老太婆家里走失了一頭牛,上山找投子大同禪師幫她卜爻找牛,禪師便召喚老太婆的名字,老太婆應(yīng)諾,禪師則回答:「牛還在」,老太婆一聽就開悟了,歡樂下山去。牛比喻這念心,找到這念清凈心,生活就能安閑,不要因外在的境界,而迷失了素心,要常保清凈心存在,始終是正向思惟。祖師云:「迷時人逐法,解時法逐人?!刮次蛑?,心隨境轉(zhuǎn),受外境影響,是人逐法;開悟之后,知道境界虛妄,安住當(dāng)前這念心,以心轉(zhuǎn)境,是法逐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