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条麻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女同-国产精品午夜免费福利视频-囯产精品久久欠久久al换脸综合-亚洲女子性生活视频亚

宣化上人:二十種隨煩惱

宣化上人 2024-09-01 08:08

《大乘百法明門論淺釋》

◎美國(guó)萬佛圣城宣化上人講述于

美國(guó)加州三藩市佛教講堂

一九七○年五月十七日至六月七日

肆、別解文義

“五隨煩惱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惱。四覆。五誑。六諂。七憍。八害。九嫉。十慳。十一無慚。十二無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昏沉。十七掉舉。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亂?!?/p>

以下我們談的是二十種隨煩惱,隨煩惱就是跟隨根本煩惱生出來的,可以分為三類:

一、自類俱起。大隨煩惱和大隨煩惱是一類,中隨煩惱和中隨煩惱是一類,小隨煩腦也如是。這是說:“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崩?b>學(xué)佛法的人只和學(xué)佛法的人在一起;學(xué)魔法的人也都跑到學(xué)魔法的地方去;學(xué)世間法的人就跑到世間法的地方去,這就是“人以類聚”。再說到“物以群分”,生物是有說不完的這么多種類,同類的集合在一起。自類俱起就是中煩惱和中煩惱一同生起來,大煩惱和大煩惱一同生起來。

二、遍不善性。遍就是普遍,這種不善性是互通的,譬如你有“慚”,“愧”就生出來;你有“不信”,“懈怠”,“放逸”也都生出來了。

三、遍二染心。怎么叫“二染心”?這“二染心”,一個(gè)叫“有覆”、一個(gè)就叫“無記”,叫兩種染污心。

“有覆”就是有所覆藏,掩飾遮蓋,不叫人知道。

“無記”就是也不記善,也不記惡,也不知道是善、是惡。

如果這三類都具足,就列為大隨煩惱;只有二類,就列為中隨煩惱;單具一類就是小隨煩惱。

小隨煩惱有十:

(一) 忿。忿就是分下面加個(gè)心,也即是分心,一種違情的境界,不順心意,于是瞋心遽發(fā),這種瞋恨心突然而發(fā),就是忿。

(二) 恨。瞋心沒有發(fā)出來,藏在心里深處,永遠(yuǎn)都不能遺忘,好像用繩子打成死結(jié)縛牢似的。這個(gè)埋在心的深處的心,就叫恨。

(三) 惱。煩惱也。惱含有忿和恨,忿恨到極點(diǎn),忍也忍不住,就生出煩惱來。忿和恨都沒有這么厲害,“惱”在忍無可忍而發(fā)作的時(shí)候,就厲害無比了。

(四) 覆。覆就是覆藏,蓋藏著。本來心里有煩惱,忿、恨、惱都具足了,可是一想,還是不發(fā)作出來的好,于是把煩惱藏在心里,這就是覆。這種人有的念頭是:“我不歡喜你。我不告訴你。我不愿意和你坦白的說?!彼话l(fā)你的脾氣,什么都隱藏起來,藏起來做什么,想叫你不知道的時(shí)候,來一個(gè)暗箭,偷偷地給你一刀,因?yàn)樗烂鞯拇虿贿^你,所以在背后一刀把你暗殺了,你也不知道是誰打死你的。

(五) 誑。就是假仁假義,表面好像對(duì)你好,但不是真的。譬如有人對(duì)你說:“要不要吃藥呀?我這兒有,不要錢的,你拿去吃吧!”等你上了毒癮后,就非買他的藥不可,他就是販毒的,這叫假仁假義,也就是“誑。”

(六) 諂。就是諂媚,俗語叫“拍馬屁”,又叫“溜虛”,又叫“捧”。當(dāng)這種人見到你時(shí)便說:“嗨!你現(xiàn)在想到那里去?我現(xiàn)在正想找你,我有一個(gè)朋友,他非常賞識(shí)你啊!”大約這人想和對(duì)方合股做生意,所以盡給人戴高帽子。諂就是給人戴高帽子,盡向人家說好話。又譬如自己窮,沒有錢,所以見到有錢人便稱呼對(duì)方什么“大爺爺”、“大奶奶”、“老太爺”,把這人捧得高高在上地說:“你是最好的啊!”好像老百姓見到總統(tǒng),慌慌張張,不知說什么話才好,這樣的情形,就是諂媚。

(七) 憍。自己沒智識(shí),但卻不佩服人。自己沒有讀過書,卻驕傲地說:“哼!你們讀書的懂得什么啊!我不讀書也一樣活著,有衣有食,也一樣有這么多錢?!睉x的人很自負(fù),覺得自己比任何人都高貴。

(八) 害。害是損害人,前面善法十一說的是“不害”,現(xiàn)在說的是相反的害人惡法。

(九) 嫉。嫉就是嫉妒,嫉妒他人勝過自己。譬如有一個(gè)人記憶力很好,懷著嫉心的人就生了妒忌,自忖地說:“如果他不在,我不就是第一嗎?有他在,我就得不到第一!”有的人學(xué)問很高深,他也要妒忌,心里想:“要是沒有這個(gè)人在,我的學(xué)問就是最高,我就是第一啦!”總而言之,總是妒忌任何勝過自己的人。

(十) 慳。就是慳吝,不肯舍,不肯布施。雖然他有錢,如果你叫他布施出來,他絕對(duì)是不肯的。他要把錢拿穩(wěn),就算錢化成水,從手指縫流了出來,全部消失,他仍是懊喪地找:“我的錢那里去了?怎么變成水了?”這類人就是這么慳貪。對(duì)于財(cái)?shù)姆矫娌荒苌岜闶恰皯a”。鴿子都是因慳貪才做鴿子,過去生中它們不但不舍,還吃人家的。

以上是十種小隨煩惱。

中隨煩惱有二:

(十一)無慚。不知道慚,也不知道愧,自己覺得自己高于一切,自命不凡,自視太高,以為自己是高尚的人。

(十二)無愧。這種人不覺得自己什么事都不如人,也不怕人譏笑,也不怕人諷刺。

大隨煩惱有八:

(十三)不信。前面善法第一談的是“信”,現(xiàn)在說的是相反的“不信”。什么都不信,師父也不信,徒弟也不信。師父不信徒弟,徒弟也不信師父;父親不信兒子,兒子也不信父親;師兄弟之間,更不用提了。這種人會(huì)這樣說:“我為什么要相信你,你相信我才對(duì)啊!”總覺得自己比別人好,對(duì)他講什么都不信。你對(duì)他講法,他卻說:“這都是假話。講法?講什么法啊?都是騙人的吧!”不錯(cuò),我所說的法,一句真法也沒有,如果你們不要聽,那就趕快跑。好像那個(gè)在門口的人,他自己已經(jīng)先說明白:“我愿意在門口外邊?!比绻憬兴M(jìn)門來,他就會(huì)跑了。

(十四)懈怠。這和精進(jìn)正好相反。懈怠也就是懶惰的一個(gè)別名,就是不精進(jìn)。

(十五)放逸。上面善心所法第九說的是“不放逸”,這兒說的是相反的“放逸”。放逸就是不守規(guī)矩,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和美國(guó)提倡的自由是一樣。你們誤解的自由就是放逸的別名,也就是教人不用守規(guī)矩,不要聽別人的勸導(dǎo),自己喜歡怎樣就怎樣,所以我對(duì)于教化美國(guó)人真的很頭痛。你在笑,這是真的。

(十六)昏沉。就是坐著聽聽經(jīng),就睡著了。無論干什么,都想打瞌睡,看經(jīng)也想要睡覺,拜佛也想要睡覺,翻譯經(jīng)典也想要睡覺,聽經(jīng)時(shí)更想要睡覺?;璩辆褪撬X的別名?;璩梁汀鞍V”是不同,癡是暗昧,無明─無所明了是癡的相;昏沉是懵懂,以懵懂為相。懵懂就是什么都不知道,坐了一會(huì)兒,什么都忘了,聽經(jīng)也忘了,說話也忘了,像做夢(mèng)又不是做夢(mèng)。不像是做夢(mèng),可是心里卻不明白,這就是懵懂,所謂“懵懂傳懵懂,一傳兩不懂,師父下地獄,徒弟往里拱?!?/p>

(十七)掉舉。什么叫掉呢?你看見那天來的魔王沒有?他的行為就是掉舉。他不能靜下來,不能安處清凈的境界,他的身體不停亂動(dòng),剛坐下來又站起來,站起來又要坐下去。他胡亂地跑來跑去,南走走,北走走,東跑跑,西跑跑,身亂行;口亂言,口里胡說八道,亂說一通;心里也胡思亂想,盡是想入非非,一會(huì)兒想起這個(gè),一會(huì)兒又想起那個(gè),什么都想起來:“我到天上去,那個(gè)天人對(duì)我說,說我過了三天就可以生天?!币苍S又想:“我不知道到了什么地方去打坐,像是坐在虛空里,虛空里什么都沒有的,是不是這樣子的呀?”他總想個(gè)不停,想入非非,這就是掉舉,你看可憐不可憐?

(十八)失念。把正念失去了,就是邪念。邪念就是盡想入非非,到了“非非想處天”。什么是不好的他就想什么,甚么是不和乎規(guī)矩的他就想什么,什么是合乎規(guī)矩的他就不想了。

(十九)不正知。這種人知道的都是邪的,正的他不知道。

(二十)散亂。這個(gè)散亂的心,紛紛擾擾的亂七八糟,這和掉舉不同。

恭錄自《大乘百法明門論》淺釋

更新于:10個(gè)月前

評(píng)論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維碼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鏈接已復(f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