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行三:四十二章經(jīng)講錄 第四章 善惡并明
蘇行三欄目主要介紹:佛教人物,蘇行三居士,佛說四十二章經(jīng)講錄
十八層地獄警示網(wǎng)介紹佛教人物-蘇行三居士_佛說四十二章經(jīng)講錄等內(nèi)容,十八層地獄警示網(wǎng)勸人向善!..
第四章 善惡并明
佛言: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殺、盜、淫。口四者: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意三者:嫉、恚、癡。如是十事,不順圣道,名十惡行。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
(解)佛說:一切動(dòng)物有生必有死。死后投生在另一物體。這樣死死生生,受過多次的輪回,是謂眾生,這種眾生,在每日生活上的思想,言行,有十種善事亦有十種惡事。十種中有三種,是用肉體所犯的殺,盜,淫。有四種,是用口說話所犯的兩舌,惡口,妄言,綺語。還有三種,是思想所犯的嫉,恚,癡,等。(一)所謂殺,是一個(gè)人用種種的方法,以斷絕其他生物之生命。(二)人家不知道時(shí),自己拿去人家的東西是謂盜。(三)在夫妻正配之外,另有其他的第三者,以滿足其肉欲謂之淫。(四)語向甲乙兩人,作相反之言語,以離間人家的情感謂之兩舌。(五)用惡語罵人,使受罵的人生氣謂之惡口。(六)向人家說無事實(shí)的語言,以愚弄人家謂之妄言。(七)雜染淫意,或不正之邪話,謂之綺語。(八)看到人家的事業(yè)成功,而起妒忌之心,謂之嫉。(九)看到人家所做的事,所說的話,或其他的動(dòng)作,自己以為,不但不叫我喜歡,反而激起我的忿怒。我的這種無謂的忿怒,謂之瞋恚。(十)對(duì)于某一種事理,不責(zé)自己的能力認(rèn)不清,看不透,相反的硬說是別人的錯(cuò)誤。這種顛倒是非,就是我們的愚癡。
上頭所列的十事,會(huì)叫犯著的人,不能入圣,成佛;所以好比十條惡的路。如修持的人,走到這十條惡路時(shí),趕快止步。這樣一來,他就無形中,好像走入十條善的路了,作佛,成圣,是很可能的。
評(píng)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