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世界成就品第四⑨
世界成就品第四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美國萬佛圣城宣化老和尚講述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愿解如來真實義
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諸佛子,世界海有種種差別形相。所謂或圓或方,或非圓方,無量差別?;蛉缢鲂危蛉缟窖嫘危蛉鐦湫?,或如華形,或如宮殿形,或如眾生形,或如佛形,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塵數(shù)。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承佛神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當爾之時,就是在說前邊這個偈頌完了這個時候。這個“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他又對著在這個法會大眾這些大菩薩說了。“諸佛子”:說你們各位佛的弟子。“世界海有種種差別形相”:這個世界每一個世界的形相都不同;各有各的形相,也就好像我們這個人面目不同一樣的。那個世界海;世界海也和這每一個人不同,是一樣的。那么總起來說出十種形相。它不同的這個形相有十種。
“所謂或圓或方”:所說的這個世界,或者有圓形的,或者有世界又是方形的,或者有世界又是三角形的。所以就“或非圓方”:也不是圓的,也不是方的,那么它或者就是三角的?!盁o量差別”:沒有數(shù)量這么多的不同的樣子。那么又“或如水漩形”:或者有這個世界,這個形象像水漩形,像水這么漩轉那個形相?!盎蛉缟窖嫘巍保哼@個水漩形多數(shù)是平的。那么“或如山焰形”:這個山焰形就多數(shù)是尖尖的。那么水漩形它也不是圓的,也不是方的,像水漩形;;這個山焰形呢,也不是圓的,也不是方的,它是尖尖的,是上邊小下邊大,像這這火焰似的形?!盎蛉鐦湫巍保夯蛘哂羞@個世界又像樹的形相?!盎蛉缛A形”:樹也有種種的樹,花又有種種的花,所以不是一樣的?!盎蛉鐚m殿形”:或者這個世界,它長出來就像一個宮殿似那個樣子。
“或如眾生形”:或者又有個世界,這個地球它像一個人的形相,或者像一個馬的形相,就是所有的眾生形相它都......。這叫“相形。”“或如佛形”:或者有這個世界,它生得這個樣子就像一個佛似的。佛又有站著的佛,有坐著的佛,有走的佛,又有臥的佛,所以佛的形相也不一樣。在這個佛形里邊又分出來很多種,有是三十二相之中的一相,八十種隨形好的那么一種好,或者多種好??偠灾?,這都是一種相形?!叭缡堑取保合襁@樣子的這個世界,“有世界海微塵數(shù)”那么多。
“爾時,普賢菩薩”:當這個時候,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愿意把這個意思再說清楚一點,再說詳細一點?!俺蟹鹜Α保核龀兄T佛的大威神力“觀察”研究“十方”這個世界的形相,“而說頌言”:用這個頌言要來說一說。
(英語部分被剪,也剪了上人答問的部份,故下面是斷斷續(xù)續(xù)的。)
上人:......平坦,平坦就是equal.
諸國土海種種別,種種莊嚴種種住,殊形共美遍十方,汝等咸應共觀察。
其狀或圓或有方,或復三維及八隅,摩尼輪狀蓮華等,一切皆由業(yè)令異。
在這一個國家,佛教是方才是開始,所謂“頭難,頭難”,這就是起頭是很難的。起頭也就是一個開始;開始,因為人人都不愿意辛苦,人人都愿意安逸。換一句話說也就是懶惰,這是人的,可以說是這種習氣、習性。習性就是“好逸惡勞”,好逸,就是好安逸,果逸這個逸,放逸的逸;惡勞,就是怕勞苦∶這是人人所固有的這個本錢。本錢就是這foundation吧。
那么,我在這個國家提倡佛教,有六、七年接近你們各位。假如要是每一個人都像果逾和果道這么樣去發(fā)菩提心,這不久將來很快就會成就道業(yè)。那么在果逾和果道沒有三步一拜之前,雖然也會說法,但是就沒有那么動聽,令人不太注意?,F(xiàn)在所說出來的道理呢,都很有意義的。你細玩其味,它都有一個道理在他所說的這個短短的這一段的言語里頭包括著。這就因為有真正的實行,然后就有定力;有定力才會有慧力。這種慧力是真正自己由經驗中得來的。雖然說出來這個話,也人人都會說的,但是你要有實行的人說出來的道理,和沒有實行的人,盡口頭上說出來的那個感化的力量,完全不同的。
假如我所有的出家、在家的弟子,都能像果逾、果道這么樣子至誠懇切,不怕辛苦去為佛教,那么這個佛教在這個國家也很快就會開花結果,放大光明。這個修行,并不是去找玄妙去。在修行上不要注重神通,不要注重玄妙,可是你也不能輕看神通,輕看這個玄妙。你要是有真正的實行,無論修哪一個法門,你實行真到極點,自然就會有感應。可是真到極點這不是那么容易,不是在口頭上說說就能辦得到的。這是很重要的。
“諸佛國土海種種別”:這所說的諸佛國土太多了;太多了,所以這個國土它也不同,這個國土和那一個國土,那個形相就不同?!胺N種莊嚴種種住”:它每一個國土那個莊嚴也不同,或依空而住,或依地而住,或依水而住,或依華而住,或依樹而住。那么這個住也是種種不同的?!笆庑喂裁辣槭健保盒蜗嗖煌强啥加兴暮锰?,是利益眾生的,這個國土也是利益眾生。你要是想見著佛的法身,不要到旁的地方去找去,這個山河大地都是如來的法身所在處。并不是在這個什么其他的地方。這一粒微塵里頭容納三千大千世界。你想一想這種的境界!那么,每一粒微塵都可以容納三千大千世界。這個微塵里邊那么小的地方,那么小的空間,又能容納三千大千世界。你想一想這個道理這多妙啊!多不可思議!所以叫“共美遍十方。”這種境界不是凡夫所可明白的?!叭甑认虘灿^察”:你們大家各位菩薩,都應該觀察觀察這種的道理,明白這種的境界。
“其狀或圓或有方”:這個國土的形狀或者有圓的,或者又有方的,有四方的?!盎驈腿S及八隅”:三維就是三角形的,或者三尖形的。八隅,這個有四隅,怎么又變成八隅了呢?那么只有四隅,怎么變成八隅了呢?你們大家想一想這個八隅是什意思?這八隅,東、西、南、北這四方;東南、西南、東北、西北,這四隅。那么四隅每一隅你可以把它分開,上有上隅,下有下隅,這八隅∶這也可以這么講。你又可以說是這個東、西、南、北四方和到四隅里頭,你都可以謂之隅,因為它不夠一方了嘛;不夠一方了都可以叫隅了,所以這八隅。這個意思就是它形相不同的?!澳δ彷啝钌徣A等”:有的好像摩尼輪那么一個寶輪,又好像一個寶蓮華那個樣子。
“一切皆由業(yè)令異”:這種的形狀不同,是為什么呢?都是因為眾生的業(yè)力,佛所修的善業(yè)和一切眾生的善惡業(yè)夾雜,所共成就的。所以它每一個世界這個形狀也不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