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蛋類皆不可食,皆有子也
有人問宣化上人:"為什么素食者不能吃雞蛋呢?"
上人說:"沒有男女(公雞、母雞)一樣可以孵出雞來。以前的人不懂這個道理,他說不可以,并沒有什么證據(jù)的。吃雞蛋的人他為什么要說這種理論?就是他想要吃雞蛋。雞蛋不論有沒有公雞都會生小雞子,不會不生的。《楞嚴經(jīng)》上說:"卵唯想生。" 以上是宣化上人說的話 絕對錯不了的 宣化上人圓寂以后燒出4000多顆舍利子 足見他一生不打半句妄語的 釋迦牟尼佛、宣化上人、印光法師、廣欽法師都認為一切動物的精卵不可以吃 絕對不會錯的 希望大家認識因果 不要再做糊涂事 連任何含雞蛋的食品都不要吃了 南無阿彌陀佛~!
《顯識論》云:“一切出卵不可食,皆有子也”。
—《大正藏》第三十一冊頁882上。
“凡屬有知覺者,皆不宜食,雖無知覺,然有生機,如各種蛋,亦不宜食。牛奶食之無礙,然亦取彼脂膏,補我身體,亦宜勿食”
—《印光大師文鈔續(xù)編·卷上》頁81。復(fù)鮑衡士居士書。
“雞卵之食否,聚訟已久,然明理之人,決不以食為是。好食者,巧為辯論,實則自彰其愚。何以故?有謂有雄之卵,有生不可食,無雄之卵,不會生雛可食。若如所說,則活物不可食,死物即可食,有是理乎?此種邪見,聰明人多會起,不知皆是為口腹而炫己智,致明理之人所憐憫也。晉·支道林(道林乃高僧,乃依小乘為論耳)博學(xué)善辯,與其師論雞卵之可食否,彼以善辯,其師不能屈。其師沒后(師亡后),現(xiàn)形于前,手持雞卵,擲地雛出(指有雞雛從卵而出飛翔飲啄),道林慚謝,師與卵雛俱滅,此晉時所決斷者”。
按:此事本出《釋門自鏡錄·卷下》,支道林見師之夢示,猶未能全戒雞卵,后復(fù)食卵,遂夢有夫婦二人,胡跪支道林前云:有子三十,明日供廚食,從師乞命,愿垂矜救,乃銜雞子從支道林前扣破,皆有白衣兒從內(nèi)而出。道林覺已深自悔責(zé),遂蔬食終身。(詳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冊頁813下—814上)。
—《印光法師文鈔三編上·卷二》頁346—347。復(fù)真凈居士書。
“吃雞卵之偈,乃妄人偽造,不可依從”。
—《印光法師文鈔三編上·卷二》頁485。復(fù)蔡契誠居士書一。
“雞卵,吃素之人不可食,以有生機故。即無生機,亦不可食,以有毒質(zhì)故也。有謂無雄雞之地,卵無生機,此地甚少。昔一人好食 雞蛋
—《印光法師文鈔三編上·卷一》頁221、222。復(fù)羅智聲居士書二。
“民國十七年秋,彭澤李錦新,偕謝汪二人,同往九華晉香,舟過大通,李謝登岸,汪獨居船中,見賣灰包蛋者,價極廉,因購數(shù)十枚藏艙內(nèi),意欲帶回家后用以佐餐也。夕抵茅坦,天明上山,汪忽僵臥不能動,驚問其故,亦不自知,但覺周身蠕弱如綿,強扶之坐,旋即傾倒,眾謂此必心有不誠,受護法神譴,速當(dāng)自省悔過。汪乃沉思曰:得毋昨日誤買 雞蛋
按:此等事類,敝邑彭澤蕞之地,即不可枚舉,不唯本人夾帶葷物,即家中人或買魚買蛋,雖未曾食,而進香者必有感覺,于衣衾中,現(xiàn)魚鱗蛋殼等,故莫敢不敬,此誠大士不可思議威神之力也。不敬者有譴,則至誠者暗中獲福,寧有限量。姑記一則,以例其余,至他處靈應(yīng),有李圓凈所編《地藏靈感錄》,以不在九華范圍,例不能繁引矣,許止凈謹識。
—印光大師修訂《四大名山志》頁211—212之【九華山志·卷四】之“買蛋神責(zé)”。臺南和裕出版社印。82、8。
“蛋不可食!邪見之人云:無雄卵之蛋可食,切勿聽信。又蛋有毒,以雞常食毒蟲故”。
—《印光法師文鈔三編上·卷二》頁539。(復(fù)唐陶镕居士書)。
“五葷何在?蔥韭蒜以無聞,蛋蝦子而未嗜,羅卜青菜為無上清齋,黃薺野藿當(dāng)珍饈妙味,素口之道通矣”!
—來果禪師《參禪普說》頁56。臺北眾生文化出版。85、2。
“鄉(xiāng)村之精舍,廛市之伽藍,以經(jīng)懺為家物,以酒肉為佛事。每日三時,用魚肉充饑,取蔥蒜治味,說 雞蛋
—來果禪師《十界因果錄》頁135。
廣欽老和尚的道場承天禪寺則明文規(guī)定:嚴禁攜帶葷食、煙、酒、蛋等進入。蓮因寺的懺公師父在錄音帶中一再的開示:“ 雞蛋
近代宣化上人更說(錄音帶謄稿):“吃齋吃個蛋沒有關(guān)系???沒有關(guān)系,等你當(dāng)雞去的時候,就知道是直接從吃 雞蛋
“佛弟子有吃三凈肉的,也有吃肉的。你要是嘴饞,愿意吃營養(yǎng)的東西,那又何必來問我”?
“如果要吃蛋的話,那也可以去吃肉”。
“梁時有人常以雞卵白和沐云,使發(fā)光,每沐輒破二三十枚,臨終但聞發(fā)中啾啾數(shù)千雞雛聲”。
—詳于《廣弘明集·卷二十六》,《大正藏》第五十二冊頁294上。和《法苑珠林·卷七十三》,《大正藏》第五十三冊頁841中。
“南北朝周武帝宇文邕,好食 雞蛋 雞蛋 雞蛋
—詳于《法苑珠林·卷九十四》,《大正藏》第五十三冊頁978下—979上。和《冥報記·卷下》,《大正藏》第五十一冊頁796下—797上。
“唐魏州武強人齊士望,貞觀二十一年死,經(jīng)七日而蘇醒,云:初死之后被引見閻王,判官對士望曰:汝生平好燒雞子,宜受罪而歸,即命人送出其門,出城見一城有鼓吹之聲,士望不覺即走入,城門即閉,其城內(nèi)無任何屋宇,遍地皆是熱灰,士望不知所計,熱火燒灼其足,異常痛苦。后士望四顧城門欲令其門開,凡經(jīng)一日,有人命門開,遂放士望出。后而復(fù)蘇,不敢再輕視雞子無命也”。
—《法苑珠林·卷七十四》,《大正藏》第五十三冊頁842中。
“唐武德中,遂州總管府記室參軍孔恪暴病死,一日而蘇,自說被收至陰官府之事。獄官問:何故復(fù)殺雞卵六枚?曰:平生不食雞卵,唯憶小年九歲時寒食日,母親每與六雞卵煮食之。官曰:然欲推罪母也。恪曰:不敢。官曰:汝殺他命,當(dāng)自受之,言訖忽有數(shù)十人來抓恪將出去受刑,命鞭主司一百,倏忽鞭訖,血流濺地。后官謂恪,汝應(yīng)先受罪,后令汝回陽七日,可勤加修福追修。后恪即蘇,大集僧尼行道之懺悔法,精勤苦行。至第七日,與家人辭決,俄而命終”。
—《法苑珠林·卷七十一》,《大正藏》第五十三冊頁825中和《冥報記·卷下》,《大正藏》第五十一冊頁799中—下。
“隋開皇初,冀州外邑中有小兒,年十三,常盜鄰家雞卵,燒煨煮食之。一日有人扣其門呼此兒聲,父即令出門應(yīng)之,有一官引兒而出,忽見道路旁有一小城,城門四面門樓甚齊,此官即令小兒入城。小兒一入城,不見一人,唯是空城,但地皆熱灰碎火,小兒四處游走,每到四面之任一門,門皆緊閉。朝時村人下田采桑,男女眾甚多,皆見此兒在田中,大聲啼哭四方來回游走。村人皆謂此小兒狂邪而不予理會。至黃昏,小兒之父出村外,遙見其兒于田中來回游走,即大呼其名,一剎那間,城灰忽然不見,見其父即哭倒。小兒之膝已洪爛如炙,足已血肉燋干,膝下已遂為枯骨,狀極慘。鄰里村人競相問其緣,小兒始說出其燒煮雞卵吞食之罪報。但當(dāng)其人受現(xiàn)世報時,村人皆只見其走處足跡順利,無任何城灰、熱火之狀。然罪人卻正處在地獄受苦,此乃罪感不同之故。事畢,村人男女無論大小,皆持齋戒至死無虧”。
按:《佛說罪業(yè)應(yīng)報教化地獄經(jīng)》云:“復(fù)有眾生,常有火城中煻煨齊心四門俱開。若欲趣向門即閉之,東西馳走,不能自免為火燒盡,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時坐焚燒山澤,火煨雞子,燒他村陌,燒煮眾生身爛皮剝,故獲斯罪”(《大正藏》第十七冊頁451中)。上面的故事正是此經(jīng)文之現(xiàn)世報應(yīng)也。
—《法苑珠林·卷六十四》,《大正藏》第五十三冊頁772下—773上和《冥報記·卷下》,《大正藏》第五十一冊頁797中—下。
《印光法師文鈔三編上?卷二》頁346-347。復(fù)真凈居士書。
‘吃雞卵之偈,乃妄人偽造,不可依從’。
《印光法師文鈔三編上?卷二》頁485。復(fù)蔡契誠居士書一。 ‘雞卵,吃素之人不可食,以有生機故。即無生機,亦不可食,以有毒質(zhì)故也。有謂無雄雞之地,卵無生機,此地甚少。昔一人好食 雞蛋 雞蛋
按:此等事類,敝邑彭澤蕞之地,即不可枚舉,不唯本人夾帶葷物,即家中人或買魚買蛋,雖未曾食,而進香者必有感覺,于衣衾中,現(xiàn)魚鱗蛋殼等,故莫敢不敬,此誠大士不可思議威神之力也。不敬者有譴,則至誠者暗中獲福,寧有限量。姑記一則,以例其余,至他處靈應(yīng),有李圓凈所編《地藏靈感錄》,以不在九華范圍,例不能繁引矣,許止凈謹識。
印光大師修訂《四大名山志》頁211-212之【九華山志?卷四】之‘買蛋神責(zé)’。臺南和裕出版社印。82、8。 ‘蛋不可食!邪見之人云:無雄卵之蛋可食,切勿聽信。又蛋有毒,以雞常食毒蟲故’。
《印光法師文鈔三編上?卷二》頁539。(復(fù)唐陶镕居士書)。
‘五葷何在?蔥韭蒜以無聞,蛋蝦子而未嗜,羅卜青菜為無上清齋,黃薺野藿當(dāng)珍饈妙味,素口之道通矣’!
來果禪師《參禪普說》頁56。臺北眾生文化出版。85、2。
‘鄉(xiāng)村之精舍,廛市之伽藍,以經(jīng)懺為家物,以酒肉為佛事。每日三時,用魚肉充饑,取蔥蒜治味,說 雞蛋
-來果禪師《十界因果錄》頁135。 廣欽老和尚的道場承天禪寺則明文規(guī)定:嚴禁攜帶葷食、煙、酒、蛋等進入。
蓮因寺的懺公師父在錄音帶中一再的開示:‘ 雞蛋
近代宣化上人更說(錄音帶謄稿):‘吃齋吃個蛋沒有關(guān)系!沒有關(guān)系,等你當(dāng)雞去的時候,就知道是直接從吃 雞蛋
‘佛弟子有吃三凈肉的,也有吃肉的。你要是嘴饞,愿意吃營養(yǎng)的東西,那又何必來問我’?
‘如果要吃蛋的話,那也可以去吃肉’。
‘梁時有人常以雞卵白和沐云,使發(fā)光,每沐輒破二三十枚,臨終但聞發(fā)中啾啾數(shù)千雞雛聲’。 -詳于《廣弘明集?卷二十六》,《大正藏》第五十二冊頁294上。和《法苑珠林?卷七十三》,《大正藏》第五十三冊頁841中。
‘南北朝周武帝宇文邕,好食 雞蛋 雞蛋 雞蛋
詳于《法苑珠林?卷九十四》,《大正藏》第五十三冊頁978下-979上。和《冥報記?卷下》,《大正藏》第五十一冊頁796下-79
《佛說罪業(yè)應(yīng)報教化地獄經(jīng)》:第十八復(fù)有眾生。從生至老無有兒子孤立獨存。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時坐為人暴惡不信罪福。百鳥產(chǎn)乳之時。赍持瓶器循大水渚。
求拾鴻鵠鸚鵡鵝雁諸鳥子卵。擔(dān)歸煮啖。諸鳥失子悲鳴叫裂眼中血出。故獲斯罪
吃 雞蛋
《佛說輪轉(zhuǎn)五道罪福報應(yīng)經(jīng)》:此輩前世為人。好喜射獵。焚燒山澤。 探巢破卵。
光目女的母親,就喜歡吃蛋,結(jié)果在地獄受極大苦
復(fù)于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名清凈蓮華目如來,其佛壽命四十劫。像法之中,有一羅漢,福度眾生。因次教化,遇一女人,字曰光目,設(shè)食供養(yǎng)。羅漢問之:欲愿何等?光目答言:我以母亡之日,資福救拔,未知我母生處何趣?羅漢愍之,為入定觀,見光目女母,墮在惡趣,受極大苦。羅漢問光目言:汝母在生,作何行業(yè)?今在惡趣,受極大苦。光目答言:
我母所習(xí),唯好食啖魚鱉之屬。所食魚鱉,多食其子,或炒或煮,恣情食啖,計其命數(shù),千萬復(fù)倍
。尊者慈愍,如何哀救?微信分享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