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瑛法師簡介
圓瑛法師(1878-1953)與太虛法師(1889-1947)是中國近現(xiàn)代佛教史上為振興佛教事業(yè)奉獻出全部身心,而在佛學(xué)理論上又各有千秋的佛門雙譬。 圓瑛法師十九歲(1896)正式出家,投福州鼓山涌泉寺,禮興化梅峰寺增西上人為師。次年,依妙蓮和尚受具足戒。二十一歲(1898)時,赴常州天寧寺,依治開和尚(1851-1922)學(xué)禪,二十六歲(1903)時又至寧波天童寺,依寄禪(名敬安,1851-1912)和尚學(xué)禪。1906年,圓瑛法師二十九歲時,于寧波七塔報恩寺,拜謁慈運老和尚,親承法印,傳臨濟正宗為第四十世,法名宏悟。
圓瑛法師出身宗門,為臨濟嫡傳,在禪修方面有甚深的造詣和見地。后又參學(xué)天臺、賢首教,亦深有所得。而在三十六歲(1913)時,法師于接待寺讀永明延壽(904-975,宋初著名禪憎,首唱禪凈并修)、蓮池株宏(1535-1615,明末名僧,以凈土念佛法門為歸)的著作后,又歸心凈土。從此,法師力唱禪凈雙修,自力他力并重之旨。
上海圓明蓮池念佛會緣啟
關(guān)于這一重要轉(zhuǎn)變,法師在1939年發(fā)表的《上海圓明蓮池念佛會緣啟》一文中作了明確的說明。他說:圓锳少業(yè)儒,冠入釋,既受戒法,致力禪宗,復(fù)究教乘,游心講肆。雖解行并進,每生死為憂。迨三十六歲,讀永明、蓮池二大善知識之著述,深信念佛法門,可以速超生死,疾趣菩提。由是禪凈雙修,二十余載,早備資糧,求生安養(yǎng)。專修凈業(yè),自行化他,遂著《勸修念佛法門》,分布諸方。(《一吼堂文集》第43頁)。
解悟與實踐
圓瑛法師融通教宗,對于禪凈兩門都有深刻的解悟與實踐。他反復(fù)強調(diào)說,禪凈二宗都是如來所說法,只因眾生根機不等,故而施設(shè)有殊;所以,禪凈雖有二名,其實一理,歸元無二,不可有所是非。對于禪凈二宗施設(shè)之殊,法師進行了詳細的比較,如他說:禪宗不立語言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教人看一句話頭,堵截意識不行,令見清凈本然之心性。此為接上根者流,是圓頓修持之法,稱為最上一乘,中下根人,未足以語此。凈宗不論智愚老少,教人但持一句佛號,念念相續(xù),無有間斷,以念止念,心中惟有佛,佛外更無心,念到事一心不亂,即得往生??傊?,禪則獨被上根,凈則普被三根:禪則惟憑自力,凈則兼承佛力(《復(fù)閆退之居士垂問禪凈二宗》《一吼堂文集》第91頁)。
圓瑛法師博覽三藏,一生中弘講過許多經(jīng)論,主要的有
《佛說八大人覺經(jīng)》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 《妙法蓮華經(jīng).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 | 《佛說仁王護國經(jīng)》 | 《佛說盂蘭盆經(jīng)》 |
《首欏嚴(yán)經(jīng)》 | 《圓覺經(jīng)》 | 《大乘起信論》 | 《發(fā)菩提心講義》 |
《勸修念佛法門》 | 《彌陀經(jīng)要解講義》 | 《楞嚴(yán)經(jīng)綱》 | 《大乘起信論》 |
《金剛般若》 | 《一吼堂詩集》 | 《一吼堂文集》 | 《圓瑛講演錄》 |
圓瑛法師佛教理論上,從無門戶之見,而主張各宗平等,性相通融。法師曾說:余生平本無門戶之見,初學(xué)禪宗,后則兼修凈土,深知禪凈同功;先學(xué)天臺,后學(xué)賢首,乃知臺賢一致;始學(xué)性宗,繼學(xué)相宗,了知性相不二。今對密教,亦極信仰,固知顯教是佛所說,密教亦佛所說。(《勸修念佛法門》第52頁)法師嘗歸納佛法大旨,略述如下:佛教以一心為宗,覺悟為要,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歡迎會答詞(南洋吉隆坡)》《圓锳法師講演錄》第39頁)因此,法師專注于佛法一心之研究,而稱能解悟佛教大乘一心之理者為解大理。
微信分享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