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葛郯居士悟道因緣
知府葛郯居士悟道因緣
知府葛郯(tan)居士,靈隱慧遠禪師之在家得法弟子,字謙問,號信齋。葛郯居士少時即中進士,并傾心于宗門之事,玩意禪悅。
葛郯居士曾經參訪過無庵法全禪師(育王端裕禪師之法嗣),并請求他開示入道指南。法全禪師于是令他參究即心即佛之話頭。葛郯居士遂依奉行,但是久參而無所契入。
于是,葛郯居士又入室請益,問道:師有何方便,使某得入?
法全禪師道:居士太無厭生!
不久,慧遠佛海禪師來居劍池。葛郯居士于是前往親近,從之游學。
一日,葛郯居士舉無庵法全禪師所示之悟,請慧遠禪師為眾普說。
慧遠禪師于是作偈發(fā)揮道:
即心即佛眉拖地,非心非佛雙眼橫。
蝴蝶夢中家萬里,子規(guī)枝上月三更。
葛郯居士在慧遠禪師座下留連了十多天之后,便返回府第去了。
一日,葛郯居士舉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這個話頭,剛一舉完,便豁然省悟。他心里非常高興,遂作頌曰:
非心非佛亦非物,五鳳樓前山突兀。
艷陽影里倒翻身,野狐跳入金毛窟。
無庵法全禪師見其悟道偈后,遂點頭認可,同時派人書其頌,送呈慧遠佛海禪師。
慧遠禪師回書報曰:此事非紙筆可既(盡),居士能過(過其門而順路進見)我,當有所聞矣。
于是,葛郯居士又重新來到虎丘。
慧遠禪師迎出丈室,說道:居士見處,止(只)可入佛境界。入魔境界,猶未得在。
葛郯居士無言以對,遂加禮不已。
慧遠禪師正色道何不道金毛跳入野狐窟?
葛郯居士一聽,終于大徹。
葛郯居士曾經問諸禪人:夫婦二人相打,通(通令,傳訊)兒子作證。且道證父即是,證母即是?
或庵師體禪師下轉語道:小出大遇(猶小往大來,以小本獲得大利)。
淳熙六年(1179),葛郯居士改守臨川。淳熙八年(1181)染疾。臨終前的一天晚上,葛郯居士索筆書偈云:
大洋海里打鼓,須彌山上聞鐘。
業(yè)鏡忽然撲破,翻身透出虛空。
書偈畢,復召集僚屬,訓示道:生之與死,如晝與夜,無足怪者。若以道論,安得生死?若作生死會,則去道遠矣。
說完,便端坐而化。
微信分享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