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如何破除凡夫的執(zhí)著
我們看癸二的“明隨緣不變之體”。
這個體當然是最重要的,功德的妙用是來自于對內(nèi)心自體的了解。分三段:第一段,明隨緣不變?nèi)鐚嵖樟x;第二,明隨緣不變?nèi)鐚嵅豢樟x;三,明隨緣不變遮照同時義。就是我們說的空不空義。這一段正式顯現(xiàn)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
看第一段,說明隨緣不變當中我們本具的這種如實空義。什么叫“如實”呢?就是它本來具足的,不是修來的,這個空是本來如此的。我們看經(jīng)文。
而如來藏本妙圓心。
這個是總標。前面是講到這一念心性隨順迷悟的因緣而顯現(xiàn)十法界差別的果報,這個地方再講到十法界的差別果報當中,我們沒有失掉一念的清凈的本性之體。如來藏,就指的我們眾生本具的這一念心性。這一念心性是怎么回事呢?“本妙圓心?!笔q益大師說,“本妙圓心”這四個字,關鍵在這個“圓”,就是圓融無礙的意思,也就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意思。這個地方“如實空義”,就是在顯這個“圓”,表現(xiàn)這個真諦理。
我們看這個“圓”是什么意思(圓融無礙)??唇?jīng)文。
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風、非火。
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聲香味觸法;非眼識界,如是乃至非意識界。
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我們這一念心性的如實空啊,它本身不是三界六道的雜染果報之法?!胺切摹?,這個“心”指的是一切的心法;“非空”,這個“空”指的虛空;“地水火風”當然是七大。我們這一念心,它本身不是七大之相,也不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或者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也不是眼識界乃至意識界,也不是六識。等于它不是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都不是。
我們前面講到,我們剛開始在修心性的時候,先把心帶回家,這是第一要做的。你不要老是在外境活動,你遲早會產(chǎn)生障礙的?!皫Щ丶摇币院?,第一件事情,空假中第一個先修空觀,先用否定的態(tài)度來面對自己的想法。
這個地方意思就是說,我們凡夫之所以生生世世在六道里面輪回,我們就是在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當中產(chǎn)生一個我愛執(zhí)。有這個我愛執(zhí),就有一個我愛的跟我所愛的。我所愛就是七大四科之相。
我們愛著七大,我們愛著四科,所以就使令我們很難跳脫三界的果報。所以佛陀說,你現(xiàn)在開始要告訴你自己,我的心不是這樣子的,我本來不是這樣子的,我的心本來沒有眼耳鼻舌身意,本來沒有色聲香味觸法,這個都是后來才有的。
表示說你可以做得更好,你不能夠只是限制在這樣子而已。所以,破除凡夫?qū)τ谄叽?、對四科的?zhí)著,這是第一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