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在末法時代修行,沒有再能超過這個法門的了
“云何求生凈土”:云何,就是怎么樣。怎么樣才能求生凈土呢?
“謂在此土修行。其進道也難”:說在這個娑婆 世界修行,雖然這可以修行,但是能往前有進步,能一天比一天增長道業(yè),是很不容易的。
“彼土往生。其成佛也易”:彼土就是極樂世界。一生到極樂世界那兒,就花開見佛,悟無生法忍了。
“易故一生可致”:因為容易,所以一生就容易致。致,就是到那兒,就是成就了。
“難故累劫未成”:因為在這個娑婆世界修行不容易,障緣很多,所以就是累劫也不容易成就。累劫就是很長的一個時間。
“是以往圣前賢。人人趨向”:因為這個,所以過去這一些個圣人和賢人,都是要求生凈土的。人人,就是過去歷代祖師,所有這些個圣賢。
“千經萬論。處處指歸”:佛所說的所有的經典,和祖師所造的論,每一部經和每一部論,每一部律都是指歸,最終的目的都是叫你求生凈土。
“末世修行。無越于此”:在我們現在這個末法時代修行,沒有再能超過這個凈土法門。這是最方便,最容易,最直截,最了當的一個法門了。
“然經稱少善不生”:在《彌陀經》上說,“不能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必須要多善根,多福德才可以的。
“多福乃致”:你要修多一點的福報,才可以到那個地方。
“言多福,則莫若執(zhí)持名號”:你要是說廣種福德,你怎么樣種福德呢?你就是念佛,就是廣種福德了,就是增長你的福德了。
“言多善,則莫若發(fā)廣大心”:什么叫多善呢?多善,你就要發(fā)廣大的菩提心。
“是以暫持圣號”:因為這個,所以你就暫時間受持這個阿彌陀佛的名號。
“勝于布施百年”:超過你以這個七寶布施一百年那么長的時間。
“一發(fā)大心,超過修行歷劫”:你要是一發(fā)大心,就能超過你修行多生累劫那么遠的時間。
好像這個高峰妙禪師在西天目倒掛蓮花那個地方修行。修行啊,他有個睡魔;他一想要打坐,這個睡魔就來叫他睡覺,就昏沉;昏沉,所以他就跑到那個倒掛蓮花那個地方去打坐。那個地方好像一個蓮花倒掛著似的,他在那個上面坐著。如果一睡覺就會跌到下面萬丈的懸崖,粉身碎骨。他自己一想:“你要怕死就再也不敢睡了,不然的時候,你總睡覺。”自己對治自己這個睡魔。
殊不知到那個地方,這個睡魔還跟著他,財色名食睡這五欲還跟著他。跟著他,在那兒打打坐就睡著了,睡著就跌下去,跌下去了,就因為他發(fā)心發(fā)得真了,所以韋馱菩薩就常常護他的法。那么韋馱菩薩看他掉下去了,就在沒有掉到下面就把他托住了。他這一掉下的時候當然醒了,醒了但是也往山崖里掉,也沒有辦法了,于是乎這又有人把他托住了。
他說:“你們誰救我的這個命呀?”這個護法韋馱就說:“我是護法韋馱?!边@個高峰妙禪師又坐在這個地方,自己打妄想了,就生了驕傲心了,說:“哎呀!這個世界上像我這個樣修行的,大約沒有了?!庇谑呛蹙蛦栠@個韋馱說:“哎!護法韋馱,世界上像我這樣的修行人有多少個?”韋馱說:“像你這樣的修行人哪,有牛毛那么多!你真是不知慚愧!你生這種的傲慢的心。你貢高我慢,我八萬大劫也不護你的法了!”
這一說,這高峰妙禪師就生大慚愧,“哎呀!我真是該死啰!這個韋馱菩薩八萬大劫不護我的法,我怎么樣能修成道呢?”就哭起來了,說:“我太過驕傲了,我貢高我慢,怎么這樣子呢?韋馱菩薩救我就救我了,你為什么要生出這種自滿的心呢?為什么生出這種驕傲的心呢?”自己對自己就生大慚愧,生大慚愧,然后忽然間又明白了,說:“哎!我哭什么呢?還要修行呀!韋馱菩薩護我的法,我就修行;不護我的法,我就不修行了嗎?以前我不知道他護我的法,我不一樣修行嗎?”于是乎不要依賴韋馱菩薩了,還自己要打起精神來,拿出志氣來,拿出金剛不壞的志愿,還要修行。于是乎又在那兒坐下來了;坐下就用功,在那兒打坐。一打坐,這個睡魔又來了,又昏沉了,又睡了,又跌下去了;又跌下去了,說:“哎呀!我這回可完了,我怎么辦呢?這回韋馱菩薩又不護持我?!?/p>
正在這個時候又有人把他托住,托住又送到上面來,他說:“誰護法啊?”“護法韋馱?!彼f:“哎!老韋,你真是……你怎么對我這么沒有信用?你說八萬大劫都不護我的法了,為什么你現在又把我救住?”他又來他的脾氣了,就問韋馱。這韋馱菩薩說:“哎!因為你一念的慚愧的心,超過這八萬大劫的時間了,所以我現在又來護你。你以后乖乖地好好修行好了,再也不要睡那么多覺了?!蹦敲催@樣子,這個高峰妙禪師就在那兒真乖乖地,好好聽韋馱菩薩的話,在那兒修行;修行以后豁然開悟,得大智慧,得大神通,得大自在。所以這個慚愧,是很要緊的。這一念的慚愧,就超過這個無量劫。
“蓋念佛本期作佛”:蓋,就是大概。那么總起來說,總而言之你要是念佛,本期作佛。為什么要念佛呢?念佛就是想成佛;若不想成佛,不需要念佛。
所以“大心不發(fā)。則雖念奚為”:你若不發(fā)一個廣大心,不發(fā)菩提心,你念佛做什么呢?不需要念了。“發(fā)心原為修行”:為什么要發(fā)心?就為的修行。
“凈土不生。則雖發(fā)易退”:你若不求生凈土,你雖然發(fā)廣大心,可是也容易退失菩提心。
“是則下菩提種”:下菩提種,就是發(fā)廣大心?!案阅罘鹬纭保耗罘?,就好像一個犁耙在那兒耕田似的?!暗拦匀辉鲩L”:你一念佛,西方極樂世界那兒蓮花就生出來了。
“乘大愿船。入于凈土之海”:乘著阿彌陀佛這個大愿船,到凈土那個大海里頭去。
“西方決定往生”:你這樣子乘大愿船,你持佛名號,就一定能生到極樂世界去,生到凈土去。
“是為發(fā)菩提心第九因緣也”:第九種的因緣。
所以你們各位,對念佛法門,切記切記要特別地去修行去,不要懶惰。有一刻的時間,就念一刻的佛。也就是說我們有一口氣就是念佛;這個氣斷了,我們就往生到極樂世界去。
恭錄自《勸發(fā)菩提心文》淺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