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胎畫琺瑯,清代開光人物紋蓋碗
這是一件清代的人物紋蓋碗,為博物館館藏文物。
蓋碗由碗蓋和碗身兩件組成,采用了銅胎畫琺瑯的工藝。
清 銅胎畫琺瑯開光人物紋蓋碗什么是銅胎畫琺瑯呢?
銅胎畫琺瑯,又稱銅胎掐絲琺瑯,俗稱“景泰藍(lán)”,是傳統(tǒng)裝飾工藝之一。
一般以紅銅或青銅制胎,后在胎上施一層白釉,燒結(jié)后再彩繪,將各種顏色的琺瑯附在銅胎之上,經(jīng)二三次填彩、修正后再燒結(jié)、鍍金、磨光而成。
清 銅胎畫琺瑯提梁壺因為這種工藝是在明朝景泰年間興盛起來,因此被命名為景泰琺瑯或是景泰瑯。
后來又因常用寶石藍(lán)、孔雀藍(lán)釉作為底襯色,而且“瑯”的發(fā)音近似“藍(lán)”,最后演變成“景泰藍(lán)”這個名字。
清 銅胎畫琺瑯茶船再后來,這個名字就廣泛的包括了所有的銅胎掐絲琺瑯。
這件蓋碗的圖案富麗,所施諸彩妍麗不俗。
蓋碗內(nèi)壁施以白釉,外壁則以藍(lán)彩為地,上面繪制這花卉、綠葉、卷草等圖案,下腹近足處則繪蓮紋。
清 銅胎畫琺瑯開光人物紋蓋碗 底款蓋面、碗身各有二面開光,對稱分布。
看到這里,問題又來了。
什么是開光?
這里說的開光,和佛教意義上的,請神靈以靈力進(jìn)入神像或宗教藝術(shù)品內(nèi)的開光,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晚清 開光花鳥紋茶葉罐這里的開光指的是,在瓷器的某些部分畫出邊框,并在邊框中畫以山水、人物、花卉等圖案,起到裝飾的效果。
民國 紅彩開光壺碗身其中一面開光中繪有三人分立庭院之中。站立在居中位置的是一名身著交領(lǐng)紅袍的男子,他頭戴紗帽左手執(zhí)折扇,腰束湖綠色寬腰帶,看他的神情像是在和他身側(cè)的女子話別,仿似要出門的樣子。
清 銅胎畫琺瑯開光人物紋蓋碗站在紅袍男子身旁的女子,身著藍(lán)色儒衣,外披紅色對襟坎肩,下著綠色長裙,頭戴黃金釵飾,手執(zhí)一柄芭蕉扇,面朝紅袍男子敘話。
站在紅袍男子另一側(cè)的青年男子身著綠衣紅褲,左手執(zhí)一把紫砂壺,右肩扛一柄大傘,當(dāng)是家中男仆。
碗身另外一面開光繪制的場景還是同一個庭院,紅袍男子與兩個男童一起坐在石階之上,侍者在邊上奉茶。
清 銅胎畫琺瑯開光人物紋蓋碗蓋面的一面開光中繪有兩位青年男子相對席地而坐。
另一面開光則繪有一位頭戴藍(lán)色紗帽身著紅袍的青年男子與一位綠衣長者在對弈。
在豐富的色彩渲染下,明暗表現(xiàn)微妙,筆觸細(xì)膩,繪畫技藝嫻熟流暢。
微信分享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