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諸佛心要法門《心經(jīng)》與玄奘法師的因緣
現(xiàn)在流通最廣的《心經(jīng)》譯本就是玄奘法師翻譯的。在玄奘法師之前,還有鳩摩羅什翻譯的《心經(jīng)》。
玄奘法師本人就是持誦《心經(jīng)》的受益者。大家都知道玄奘法師在去印度取經(jīng)的路上,萬里孤征,經(jīng)流沙,過火海,受盡種種苦難。這些苦難有的是來自道路險阻,有的是來自自然界的惡劣氣候,也有的是來自人為的土匪搶劫,總而言之,困難重重。在古代社會交通不便的情況下,這些困難是可以想像得到的。
在玄奘法師沒有啟程去印度之前,曾經(jīng)到過四川,那里有個空惠寺。他在那里遇到一位有病的法師。這位有病的法師知道玄奘法師發(fā)愿西行取經(jīng),讚嘆不已。這個有病的法師來自印度,他熟悉到印度的路程,便告訴玄奘法師,此土到天竺有十萬里程,不但要翻山越嶺,還有種種人為的障礙,憑個人的力量要想克服取經(jīng)路上的諸多困難,極其不容易。接著就把從東土到天竺,路途上所要經(jīng)過的種種艱難險阻向玄奘法師描述了一次。
描述完了,又對玄奘法師說:我有三世諸佛心要法門,如果能夠受持這個法門,就可以保你往來西天一切平安。玄奘法師聞聽此言,非常的歡喜,當(dāng)天夜里就請那位有病的法師傳授「三世諸佛心要法門」。當(dāng)時是通過口授,而且是用梵語口授,玄奘法師學(xué)會了,接受了這個三世諸佛的心要法門。第二天早上,玄奘法師再去找那位有病的法師,卻怎么也找不到了,不知何往。玄奘法師對此心領(lǐng)神會,覺得這個病僧決非等閑之輩。
在取經(jīng)的路途中,遇到種種厄難,有時候甚至有喪生失命的危險,玄奘法師就修持三世諸佛心要法門。這個心要法門是什么呢?就是一本梵文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遇到了什么為難的事情,他就將此經(jīng)持誦四十九遍,每每都能化險為夷,都有非常大的感應(yīng)。就這樣,玄奘法師在遭遇種種困難的情形下,憑藉著三世諸佛心要法門的加持,平安地抵達了印度。
玄奘法師當(dāng)時到達的,是印度一個叫做摩竭陀國的地方。那里有一座佛教大學(xué),古代的佛教大學(xué)就是一座大的寺院,叫做那爛陀寺。那里住了幾千個出家人,有幾百位有修、有證、有學(xué)的大德高僧,其中就有玄奘法師從學(xué)的戒賢法師。戒賢法師是古印度修證最到位,學(xué)問最淵博的一位法師。當(dāng)時他年高七百歲,在玄奘法師沒有到印度以前的一兩年,就覺得自己年事已高,不久人世。而后彌勒菩薩就託夢告訴他:你暫時還不能走,大唐有一位求法的青年法師,聰明絕頂,智慧超群,要來天竺學(xué)習(xí)佛法。請你為他傳授《瑜伽師地論》。戒賢法師就按照彌勒菩薩的囑託,繼續(xù)留在人間,他要把法傳給玄奘法師。
就在玄奘法師抵達印度那爛陀寺,跟隨戒賢法師學(xué)《瑜伽師地論》的時候,他與那位病僧不期而遇。那位病僧看見玄奘法師求法的愿望得以滿足,就滿心歡喜地祝賀他,並告訴他:我們昔日大唐一會,今天又在這里重逢。我就是觀世音菩薩。所以,玄奘法師到西天取經(jīng),是觀世音菩薩一路加持,是三世諸佛心要法門一路加持,才使得玄奘法師前往西天取經(jīng)的弘誓大愿得以實現(xiàn)。這件事記載在《唐梵翻對字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序》當(dāng)中,這篇序為玄奘法師的大弟子窺基法師所寫,不是別人口耳相傳,不是道聽途說,是窺基法師親自從師父那里聽來,然后把它記下來,寫在這篇序言當(dāng)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