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条麻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女同-国产精品午夜免费福利视频-囯产精品久久欠久久al换脸综合-亚洲女子性生活视频亚

中醫(yī)七大“撒氣穴”,專治抑郁、不開心!疏肝理氣,一身輕松!

素食菜譜趣 2022-05-29 17:04


“藥王爺”孫思邈曾在《養(yǎng)生銘》中提到養(yǎng)生的秘訣:“早上不生氣,晚上不喝酒”。生氣則百病生,經(jīng)常生氣的危害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嚴重。首先它對肝不好,肝主疏泄,肝被氣病了,整個五臟氣血運行都會失調(diào)。

無論是發(fā)脾氣,還是生悶氣,都是在給肝臟“充氣”,肝臟容納不了這么多的“氣”,它就會在體內(nèi)四處橫行亂竄:竄到身體各處,就容易形成結(jié)節(jié),為病患埋下禍根。

女性相對心思更加的細膩,操心事多,思慮也多,更容易生氣抑郁,甚至常常失眠,這些都會導致?lián)p害肝臟。所以,我們要保持良好的情緒,積極樂觀,不憂愁焦慮,以防肝火萌動或肝郁氣滯。開心,就是對肝臟最大的養(yǎng)護。

當我們情緒暴躁、抑郁時,可以用以下這七個“撒氣穴”,順順氣,撒撒心頭的郁悶,情緒舒緩了,對養(yǎng)肝也有益處。

七大 “撒氣穴”

1
 角孫穴

取穴:把耳郭折向前,耳翼尖所指發(fā)際處就是角孫穴所在。

用手指指腹按壓 3~5 秒,反復進行,每次按壓 1~2 分鐘。角孫穴屬于手少陽三焦經(jīng),是一個很重要的“撒氣穴”。按揉它可以緩解壓力,對著急生氣后脅肋脹痛者、乳房脹痛者更有益。


2
 太陽穴

取穴:在前額兩側(cè),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用手觸摸凹陷處即是(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后約一橫指的凹陷中)。

用雙手拇指或手指分別置于兩側(cè)太陽穴,輕柔緩和地環(huán)形轉(zhuǎn)動,持續(xù) 30 秒。日常我們按摩太陽穴有提神解乏,舒緩緊張神經(jīng),緩解頭痛等調(diào)理作用。


3
 風池穴

取穴:位于后頸部,在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

將雙手扣在頭后部,雙手拇指恰好點在風池穴處進行點揉,由左向右,揉的時間可長可短。如果覺得越揉越愜意,就多揉一會兒,揉了一會兒若覺得頭暈,就少揉一會兒,力度要適中。按揉此穴有明目醒腦,舒緩疲勞、緊張或焦慮等調(diào)理作用。 


4
 膻中穴

取穴:位于身體前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隙,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在生氣后對著膻中穴向下捋100次左右,能起到順氣的作用。按摩此穴,有寧心神、寬胸除悶等作用。


5
 肩井穴

取穴:在肩上,前直乳中,當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

按摩時用大拇指腹稍用力揉壓穴位,每次揉壓5秒,休息3秒。生氣時往下捋100下,可以順氣,對岔氣也有很好的養(yǎng)生作用。同時,用拳頭敲打肩井穴也可幫助緩解頸疲勞。

6
 太沖穴

取穴:位于足背,當?shù)?1、2 跖骨間,跖骨底結(jié)合部前方凹陷中(第 1、第 2 足趾之間的后方)

太沖穴是肝經(jīng)自身一個非常有名的“撒氣穴”,用左手拇指或手指指腹按揉右側(cè)太沖穴 1 分鐘,按揉時以有酸脹感為宜,按揉完右側(cè)太沖穴,再換右手拇指或手指指腹按揉左側(cè)太沖穴1分鐘。此穴對愛發(fā)火者和郁悶者都有很好的舒緩作用。 


7
 足三里

取穴:在小腿前外側(cè),當犢鼻穴下3寸,距脛骨前緣1橫指(中指)。

足三里不僅能幫助調(diào)理脾胃,對于心悸、失眠、神經(jīng)衰弱等也有很好的調(diào)理作用。

心情郁悶、暴躁的時候,經(jīng)常按摩一下上面這些“撒氣穴”,可以疏肝解郁,使身心更健康。
更新于:2022-05-29 17:04

評論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維碼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鏈接已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