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法長老:奢摩他(止)及毗婆舍那(觀)禪修問答(二)
奢摩他(止)及毗婆舍那(觀)禪修問答(二)
斯里蘭卡圣法大長老(Ven. Ariyadhamma Mahathera) 27/11/1999馬來西亞檳城佛學(xué)院
1、為什么要修持舍禪?長老進一步的講解舍禪 upekkha bhavana,舍有好多個意思,那在這里舍禪是指梵住的舍,就是 brahma vihara的舍、upekkha舍,
梵住就是說四無量心中的舍,舍有好多個意思,在這里是指梵住的舍,就是說通過觀照眾生,對眾生生起舍心,那么能夠使我們體驗到更好、更高的法。
這里就有一個譬喻,如果有一個很有學(xué)問、很有智慧的一個導(dǎo)師,他有著許許多多的弟子,而眾多弟子之中,有著種種行為,有些弟子行為良好,有些弟子很頑固,很不受教等等。而這位導(dǎo)師如果他擁有舍心,他能夠?qū)λ牡茏觽兌紦碛猩嵝?不管是好的弟子或者是調(diào)皮的,或者是頑固的弟子,他都能夠以平等的方式去對待,所以通過培育舍心,他能夠?qū)λ麄円灰曂识辉俜謩e,所以在這樣的方式,他不會對他們起貪愛、執(zhí)作,也不會對他們起瞋恨或者是討厭,所以舍心能夠使他以平等的方式,對待這種種不同的弟子。
2、請解釋舍,為何修舍心要觀一切眾生是自己業(yè)的主人,到底有何關(guān)聯(lián)?
首先講到通過修持慈悲和喜,修行者能夠成就三禪,而梵天的天神,他都是因為修習(xí)這個修行而成為梵天,而成就這些禪定。講到慈、悲和喜,能夠成就三禪,而只有舍心、舍禪能夠成就四禪,觀照一切眾生是自己業(yè)的主人,他能夠生起舍心,就是說當(dāng)他在生活里,在這世間,遇到種種的問題的時候,或者是有人責(zé)備我們的時候,我們通過想到自己這些業(yè),每個人都是自己業(yè)的主人。
所以這樣就能夠放下,就不會去執(zhí)作。對于自己也好,對于外面的其他眾生以及生活上所遇到的一切,我們?nèi)绻軌蛄私獾揭磺斜娚际亲约旱闹魅?心就能夠安住在舍的狀態(tài) upeka,所以通過這樣的觀照,了解、培養(yǎng)舍,能夠使我們成就舍禪,所以再講一次就是說通過返照每個眾生都是自己的業(yè)的主人,這樣就不管遇到什么,舍的心境都會生起。
3、修入出息念的方法一定要將注意力放在一點上的呼吸嗎?如果只專注于呼吸的全長,也就是說注意力跟著呼吸走,跟著呼吸進去和出去,如此的觀照,可以出現(xiàn)禪相嗎?可以修至近行定和安止定嗎?
如果當(dāng)我們在修入出息念時,我們應(yīng)該把心專注在鼻尖或者是鼻孔那邊的呼吸,那邊的入息和出息,我們的注意力不應(yīng)該跟著呼吸跑到里面去,不要去看身體里,也不要看身體外,因為只有通過我們專注在一點,我們的禪相才會生起,當(dāng)我們專注一點的時候,我們的禪相會生起,就是 nimitta禪相會生起,這是佛陀所給與的指示。
就是說如果我們把注意力移向身體以外或者移向身體以,我們會遇到種種的干擾或者是注意力會散亂,而我們有時身體可能會波動,有時種種的雜聲也會闖進來,跑進我們的意門,我們會聽到,那么我們的心會因此而變得紛亂。
但是如果我們只是專注在鼻間或者是人中之處,鼻孔那邊的入息和出息,專注在一點上,那我們的定力很容易培育起來,這是佛陀的教育。就是說我們要修入出息念,應(yīng)該只是專注在一點,這樣我們才能夠成就修行。
4、修專注的時候,如果妄想很多,應(yīng)該如何改進?如何讓妄想止息?大師說當(dāng)你的心生起很多雜念時,你可以用默念的方式來觀照,當(dāng)然也有其他法子,你可以跟導(dǎo)師所給與的指示,不過目前當(dāng)我們出現(xiàn)這種問題時,其中一個方法是說你以觀照、就是以默念的方式來觀照。你應(yīng)該把心專注在呼吸上,然后當(dāng)入息時,你就默念:入息、入息、入息,那出息時,你就一邊觀照、一邊默念:出息、出息、出息。
如果雜念還生起的話,你可以默念得快一些,以更快的速度去念:入息、入息、入息以及出息、出息、出息,那么通過這種正念,通過這種醒覺和默念,你能夠加強正念,當(dāng)加強正念、增強定力的時候,雜念自然就會減少了。
5、長老,我每次坐禪時總是坐得很穩(wěn)、很直,可是不久身體、頭便會偏向一邊,但每次都是左邊,而且背部也很駝,這種情況發(fā)生在不論昏沉或清醒時,都會如此,請問這是什么原因?我該如何克服?
大師所給與的回答是在開始的階段,修禪者會遇到這些情況出現(xiàn)的,尤其是開始學(xué)禪的時候,也就是說最初的幾分鐘,他能夠使他的身體挺直,心也能夠?qū)W?但是過了一陣子,由于修禪者失去了正念,那么身體開始向前傾或者向后傾,或者是感到昏沉,或者是種種的情況,都會因為失去正念而出現(xiàn),這些都是因為缺乏正念的緣故。
這時你要下決心,下決心在某一段時間里不讓心散亂,比如說你可以下決心在這半小時里,我不應(yīng)該讓心溜走,不要讓心溜往別的目標,通過下決心,修禪者能夠克服這種因為失去正念所產(chǎn)生的種種狀態(tài)。
6、長老,請問如何斷除對異性的歡喜與貪欲或者是愛欲?
要克服對異性的貪欲或者是愛欲,我們能夠通過修持不凈觀來克服,那么長老就有說到,曾經(jīng)有一回有一位比庫 Wangisa比庫,他和阿難達尊者在一起走著時,在村里遇到一位異性。這位 Wangisa比庫他生起了很強的欲望,這時他就向阿難達尊者求教,阿難達尊者也就告訴他如何克服欲望的方法,教導(dǎo)這位 Wangisa比庫修 asubha不凈觀,以觀照不凈,通過不凈觀來克服他的愛欲。
于是這位 Wangisa比庫就跟循著阿難達尊者的指示去觀,做不凈觀,而最終克服了欲望、愛欲,同樣的我們也可以以同樣的方式,修習(xí)不凈觀來克服愛欲或者是貪欲,此外我們也可以觀,去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死的,死了之后身體都腐爛了,腐爛了最終也是歸入土里,而我們所追求的異性,同樣的也是如此,他們也會死,也會腐爛,也會最終還是要歸入土里,所以當(dāng)我們這樣子想時,通過死的觀想、死的返照,能夠使我們克服對異性的愛欲。
評論